山东政法学院是本科吗?

1.山东政法学院是本科吗?山东政法大学是一所本科学校,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法律硕士、专科和留学生教育、法学为特色和优势,经济、管理、文学、工程等学科门类齐全的普通本科高校。

2.山东政法学院简介。办学方向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山地政治、文化山地政治、法治山地政治、智慧山地政治、开放山地政治、和谐山地政治”的发展战略,建设全省一流、各具特色的应用型大学。

二、学科和专业

学科专业定位:突出特色,强化法学学科,协调法学以外的学科发展,构建“以法学为核心,以经济管理为两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外语为基础”,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各具特色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法律是核心。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内涵深刻,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学校法学学科是省属高校中第一个拥有全部法学学科“三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学科——省重点学科刑法学、省重点学科经济法、省重点实验室证据鉴定实验室、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商法与民生研究中心。法学学科“十三五”有两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法律专业群获批省级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群。法学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首批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高层次应用型建设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省级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支持项目。学校是山东省法学会、法制史、立法、刑法学会、经济法、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论政法》杂志是中国RCCSE的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的重要转载源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CSSCI的源期刊。

积分法的特点。以法学学科为龙头,辐射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比如经济学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治管理专业加强法政结合,新闻传播学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语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具有鲜明的融合法学的特色。

学校21本科专业: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财务管理、国际商务、审计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其中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为省级专业。

第三,人力资源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遵循“博学、踏实、刚健、正直”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校风和“学在前列、爱教爱教”的教学精神,师资队伍建设满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有600多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3%。具有博士、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占92%。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级教学团队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名师3人,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4人,“山东省高校师德标兵”2人,山东省法官、检察官评选惩戒委员会委员2人(含1主席),山东省法律人才库成员40余人,山东省委委员40余人。

第四,人才培养

学校全日制学生人数稳定在12000左右。学校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学历高,素质高,基础扎实,作风务实,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LLM毕业生就业率100%。法学本科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40%左右;考研录取率20%左右;全国事业单位录取率20%左右,每年约有400名该校毕业生进入以政法系统为主的各级国家机关。1955建校以来,* *为社会培养了16万名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目前,学校有7个教学实训中心,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是山东省唯一的法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山东省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律师事务所、监狱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2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65,438+05个实用论坛,如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律师论坛和企业家论坛。

第二课堂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蓝工程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大学生第二张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旨在通过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蓝计划”将素质拓展分成项目,平均每年500多项活动,25000多人次,让学生自由选择,为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

动词 (verb的缩写)科学研究

坚持创办学术学校,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贡献不断提升。建立了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立法研究所、司法研究所、司法会计研究所、案例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十二五”以来,已立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近300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

第六,山地政治文化

学校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中央商务区,毗邻奥体中心、省博物馆、省图书馆、省美术馆等标志性文化遗址,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人文环境独特。

学校通过文化育人,培养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积极推进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五位一体的全面建设,努力创建文明校园。先后获得山东省“全国劳动模范之家”、“依法治校示范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大学”等荣誉称号。

大道之旅止于山顶。目前,学校立足* * * *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向着建设全省一流、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