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正在消失。请说出至少30种正在消失的东西。

中国物种资源:一座正在消失的宝库。

2008年6月23日,瑞士日内瓦。

联合国总部会议中心。

一个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和利益分享”的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一场关于生物物种主权的国际谈判正在激烈进行。“多年来,中国一直是遗传资源的提供者,这与巴西、哥伦比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的立场是一致的。中国主张缔结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以对抗发达国家对遗传物种资源的掠夺和盗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大元代表中国出席了“遗传资源的获取与惠益分享”会议,与发达国家代表一起为中国争取物种主权。

所谓物种主权,是指国家对分布在境内的生物物种资源拥有主权。然而,发达国家一直在开发和利用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从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中获取巨额利润。

中国还缺乏相应的保护这种战略资源的意识。事实上,由于人们对物种资源的漠视,中国的许多生物物种长期以来一直被一些发达国家蓄意掠夺和窃取。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疯狂的开采或狩猎也导致物种灭绝。

樱桃鸭的教训

目前,中国市场占全球每年消费的鸭子的70%,这确实是一个巨大而有吸引力的市场。

在这背后,英国樱桃谷农场每年通过包括河南华英集团、山东乐工集团、六和集团在内的中国养殖公司向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输送约9亿只樱桃谷鸭。据业内人士计算,中国每年从英国进口樱桃谷鸭要花费约2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专门生产本地北京鸭的北京金星鸭业集团年销量只有45万只,商品鸭年销量也只有620多万只,与生产樱桃谷鸭的华英集团产量相比微不足道。

更令人惊讶的是,据专家介绍,这些英国“樱桃谷鸭”的祖先就是中国的“北京鸭”。但现在,英国鸭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更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优势,正在抢占中国的禽鸭市场。

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英国的“樱桃谷”农场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机构。这个农场成立于1958,位于英国林肯郡宁静的东北郊区小镇罗斯维尔(Roseveare),因被一排排樱花树环绕而得名。

根据其网站上的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一位名叫“J·尼克松”的农民开始组织团队研究养鸭。他们的市场调查发现,许多英国人喜欢吃北京烤鸭,但他们都认为当时的烤鸭品种太肥了。如果能提高鸭子的瘦肉率,肯定能做出巨大的市场。于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开始聚集在“樱桃谷”研究北京鸭的繁殖。

英国人通过多年的基因选择实验,培育出了生长迅速的瘦肉型鸭,很快成为英国鸭出口的领头羊。1984和1 994年,英国女王两次授予“樱桃谷”农场“女王勋章”,以表彰其在英国出口贸易领域的贡献。如今,全球每年消耗超过25亿只“樱桃谷鸭”。

也许,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很多“北京烤鸭”并不是人们熟悉的传统“北京烤鸭”,而是来自英国的一种鸭——“樱桃谷鸭”。就连家喻户晓的中华老字号全聚德也不例外。

据了解,国内很多知名肉类加工品牌,如河南的双汇、南京的雨润等,也在用樱桃谷鸭生产盐水鸭、张槎鸭、酱鸭。在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超市里,越来越受欢迎的“熟鸭制品”(即把鸭脖、鸭脚、鸭翅等分开制成的食品。)也是樱桃谷鸭做的。

英国樱桃谷鸭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品种。不仅北京鸭受到冷落,江苏的麻鸭、高邮鸭、福建和四川的番鸭都在樱桃谷鸭市场的冲击下萎缩。

中国物种的萎缩和消失。

“中国的畜禽品种有700多个,其中200多个是从国外引进的,400多个是中国自己的,但品种都比较老。目前真正的畜牧业生产大部分是进口品种,比如荷兰奶牛。我们做过的调查显示,宁夏滩羊、关东驴等地方老品种不是主产品种,数量少且在萎缩。只有10%的老品种继续生产,90%左右的品种正在逐渐消亡。”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薛大元说。

我国一些著名的牛、猪、鸡品种日益混杂和灭绝,形势危急。其中,猪品种资源流失最严重,其次是鸡品种。中国著名的“九斤黄鸡”和“狼山鸡”只有在俄罗斯和美国的养殖基地才能找到。

随着这些外来畜禽物种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乡土物种资源正面临着迅速萎缩的危险局面。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长期以来“重引进轻培育”的做法,使得进口品种不断替代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我国畜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国外。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养鸭场为例,9个品系的鸭只有4000只左右,代表不同的生产性能。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缺乏市场渠道,他研究的改良北京鸭项目只能靠对外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收入勉强维持。

据了解,国内一些企业宁愿以每只几十元的价格引进国外优良鸭种,也不愿在国内培育自己的本地鸭。

二是品种培育不能根据市场情况与时俱进,导致自我萎缩。

比如南京消费的盐水鸭,以前都是本地鸭,一年能消费几千万,现在80%以上用樱桃谷鸭。因为樱桃谷鸭生长期短,成本低,30天就可以送宰,而本地鸭要等70天。南京桂花鸭集团,百年老字号,南京“盐水鸭”的代名词,年销量超过654.38+00万,却只能用英国“樱桃谷鸭”做鸭肉原料。

再比如,自从中国在清朝发明了喂鸭的方法后,上述操作几乎是繁殖北京鸭的唯一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在改变,现在对不肥不腻的鸭子的需求逐渐增加。事实上,中国的消费者普遍反映烤鸭太肥了,因为里面塞满了鸭子。

有意思的是,早在50年前,英国人也提出北京鸭太肥,于是也改良了瘦肉型鸭——今天的“樱桃谷鸭”。

随后,“樱桃谷鸭”驰骋全球,市场反响热烈。北京鸭作为它的祖先,至今还停留在北京烤鸭有限的市场上,错过了市场机会。

现在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中国的物种危机是:生物物种的流失和丧失,而这两个问题中,物种的丧失尤为严重。建国以来,由于人为原因和环境的破坏,生物物种资源迅速减少。

比如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了3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濒临灭绝,其他许多动植物物种,如雪莲、冬虫夏草等也濒临灭绝。

大力保护中国的物种

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受到严重威胁。

2004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对中国10211种动植物(其中动物5803种,植物4408种)的灭绝风险进行了新的评估。评估显示,中国的濒危物种状况远高于过去,各种生物物种的受威胁物种比例一般在20% ~ 40%,尤其是植物的受威胁物种比例远超此前的估计,如野生大豆、野生稻等。

据了解,全球已知的野生大豆资源90%以上分布在中国,但由于野生大豆的许多特殊特性对提高大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成为育种和生物工程公司争夺专利权的对象。

据了解,早在1907年,新西兰一位名叫伊莎贝尔的女校长到湖北宜昌看望姐姐,将中国的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之后,当地园艺专家亚历山大培育出了新西兰第一种猕猴桃——猕猴桃。现在猕猴桃已经成为新西兰第三大出口商品,占世界总产量的1/3。

据悉,为了保持和提高猕猴桃的品质,新西兰还在收集中国的猕猴桃野生资源。反观国内,为了抢占市场,前几年因为片面追求产量,人工培育的高产猕猴桃品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植物品种,野生猕猴桃和大别山猕猴桃变得极为稀少,有的品种甚至濒临灭绝。

据专家介绍,遗传物种资源的保护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层的警惕,正是因为中国驻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些国家对中国遗传物种资源的收集和重视。

事实上,我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规定,外国在我国采集物种资源必须征得国家有关部门同意。但据国家环保总局相关人士透露,“这些年农业部从未收到过相关申请。”

近年来,遗传物种资源的萎缩和丧失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从2004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会同农业部等部门开始对我国的物种资源进行调查,目前已经完成了各个领域的物种编目工作。2007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到2010,当前生物物种资源急剧减少的趋势要得到基本遏制。

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还发布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利用、保护和发展规划纲要》,这终于是一个好的举措。

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的通知》中就强调,要加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立法,建立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利益获取和分享制度。

遗传资源管理立法首先要界定生物遗传资源,即什么是生物遗传资源。再有就是生物遗传资源的所有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属于国家所有。

此外,还需要建立支付体系。外国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单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中国生物遗传资源开发的产品,应当在中国境内销售,并向国务院指定的机构缴纳生物遗传资源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