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走进垫江县黄沙、长龙、等乡镇,一幅幅“田、路、渠相连、旱灌排涝”的现代农业新画卷铺展开来,广袤的农村展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这离不开重庆农业发展银行垫江支行的信贷支持。依托“农田+”模式,该行累计投入信贷资金6543.8+0.3亿元,帮助当地现代农业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农田+综合整治”荒地变耕地
垫江县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出现弃耕弃种弃地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农发行重庆垫江支行主动对接,获批贷款2.8亿元,支持垫江县农村土地功能提升建设项目。
该项目投资2.04亿元,对全县约110000亩农村废弃地和低效农用地进行升级改造,可新增农村耕地8860亩,亩产粮食可达600公斤,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农田+水利建设”变旱地为水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迫切需要因地制宜制定水肥一体化农田水利建设措施,解决农田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垫江县因势利导,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村土地资源进行梳理,清理出3.9万亩“旱改水”潜力图,计划两年内完成3.9万亩旱地改水田工程。
农发行重庆垫江支行主动融资,充分论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细化了项目建设方案和融资需求,成功获批贷款3.9亿元,迅速促成了“旱改水”项目的落地。通过实施“旱改水”3.9万亩,建设完善的灌排技术,调整改善农田墒情和农村水利条件,增加水田规模指标面积356.5438+0万亩,增加粮食生产指数654.38+0.75万公斤。
“遇到大旱,原来的沟堵了,心里着急。新建排灌工程,铺设高效节水输水管道,吃下种粮的定心丸。”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附近的村民很感慨。
“农田+特色产业”粮田变良田
在垫江县东南部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现场,农民们正在挖坑、往坑里栽苗、填土、施肥。作为垫江县“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农发行重庆垫江支行准确切入、聚焦主业,发挥办贷优势。获得贷款3.6亿元支持垫江县东南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已投入2.5亿元加快全县654.3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本项目主要是改造坡度为30 -40度的Sauda土壤。农田机械化改造后,坡度减小,一些原来不需要保留的田埂、犁沟、耕作边角被消除,使土地变废为宝,经济作物和水果一起种植,每亩地种植成本平均节省450元,土壤肥力得到有效提高,土地种植生产率进一步提高。
“垫江有天然的种植优势,但长期以来,村民只是零星种植一些低效作物,投入高,收益低。在农发行的帮助下,开创了‘国有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创新模式,既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农户的保底分红每年可达550元/亩。"
农发行重庆垫江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坚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为更好服务“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