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专利?

专利字面上指的是排他性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思是公开信件或公开文件。它是中世纪君主用来颁发某些特权的证明。

后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证书。在现代,专利一般是由代表几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或地区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会出现一种法定状态,即通常情况下,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只有在获得专利权人许可的情况下,他人才能实施。在中国,专利分为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扩展数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第二十二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没有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日以前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或者公告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

2.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能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第二十三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属于现有设计;在申请日以前,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没有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文件中。

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该专利设计应当有明显的区别。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百度百科-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