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的含金量

大学专业:

中国三大药科大学之一的广东药科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设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院校。1958成立广东卫生干部学院;1978,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命名为广东医学院;1994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2016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学校自成立以来,秉承“中西药学,医德济世”的校训,发扬“励志恒心,融汇创新”的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医学为主,医医结合,医产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独特高等学府。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云浮五个校区,占地近5300亩。有19个学院(系),2个直属三级医院。本科专业49个,是国内专业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其中,药物制剂、中药药剂学、药物分析在《中国大学与学科评估报告(2019-2020)》中分别位列全国第8、9、10位和全省第1、第2、1位。13药学、临床医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等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分析、中药分析、卫生统计学三门课程为国家一级本科,内科学19课程为省级一级本科。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4000余人。学校学科特色突出,以药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大药学、大健康学科群优势明显。2017年,临床医学学科率先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延续至今。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别进入ESI 2020年全球排名前1%和农业科学2021。药学在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21;中西医结合学科在2021软学科“中国最佳学科排名”中排名第4。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其中广东省重点学科1,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2021,11年10月,学校新增需要加强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科研实力日益雄厚。拥有“国家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糖脂代谢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53个,建立了完整的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研发创新体系。其中,中西医结合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多学科融合防治糖脂代谢性疾病的新模式。在第五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上制定并发布了首个中西医结合糖脂代谢疾病诊疗国际标准,开发了“复方舒针调脂胶囊”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得国家、PCT和欧美发明专利437项。近年来,学校*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创新证书、何李奖、国家专利优秀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4项。牵头承担“中药现代化研究”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1广东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广东省重点地区R&D项目2个;参与研发81项新药产品和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我校现有教职工1826人,其中专任教师1492人,其中89.9%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45%具有博士学历),49.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 *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其中有163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绮计划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青年、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粤白洁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省“特殊支持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名师,5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坚持以德育人的原则,努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和医药及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 *自成立以来,已培养超过654.38+0.4万名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是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学校与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招收俄罗斯、印度、南非等4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承办了第五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会暨中俄国际医学科技创新合作高峰论坛、第25届中日健康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李”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承办第五届岭南代谢性疾病国际论坛、2019中国整合药学大会暨粤港澳健康产业发展(云浮)峰会、2020中俄合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等,牵头成立了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和中国集成药房联盟,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合作大会,学术和产业影响力日益增强。,(数据更新到2021年65438+2月)

其他信息:

广东药科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全国独立设置的三所药学类高校之一。学校由广州大学城校区、赤岗校区、宝岗校区和中山校区四部分组成,中山校区位于孙中山故里。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港澳台学生、外国留学生及面向全国招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