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
1.知识产权纠纷可以仲裁吗?
1.知识产权纠纷可以仲裁。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行政纠纷不能裁决;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2.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仲裁的条件之一是有仲裁协议。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如果有仲裁协议,可以申请仲裁。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的。
二。知识产权侵权的认定
(1)被侵犯的知识产权必须是有效的
这一要求,即被侵权的知识产权必须在中国申请并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证和批准。知识产权的有效期不得过期,也不得是尚未被批准的申请,或者被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宣布无效的申请。如果不具备上述效力,知识产权侵权的诉讼就无法进行。
(2)必须明确界定侵权行为。
这一要求意味着原告必须详细说明侵权人的行为,并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事实上,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已经详细规定了这一要求,并指出了侵权的类型和不能算作侵权的事件。
(三)侵权行为必须以营利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侵权行为应视情况而定。
根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使用知识产权的,使用者必须取得所有权人的许可,否则将构成侵犯知识产权。因此,营利性也是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要件之一。
(四)侵权行为的发生必须是由侵权人的主观过错造成的。
这一要求认为,无论侵权人的主观过错是故意还是自身过错造成的,都应当对知识产权的损失承担责任。如果侵权人能够证明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需承担停止侵权、销毁侵权产品的民事责任。
仲裁和诉讼都是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可选方法。由于在选择仲裁渠道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司法实践中大多数主体采用诉讼方式。知识产权纠纷也是民事纠纷。如果受害人可以通过协商与侵权人达成协议,那么就不需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