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有几个校区?
二、北方民族大学简介
北方民族大学,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一所综合性民族院校。学校位于“江南水乡”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它是中国唯一一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级大学。学校前身为西北第二民族大学,创建于1984,2008年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四个服务”的办学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研究民族理论和政策、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学校目前有来自365,438+0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26,5438+0,000多名硕士生、本科生、预科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0%,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30年来,学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人才。他们深谙民族文化传统,熟悉民族风俗民情,安心在民族地区工作。成为各民族“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实践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播者,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维护者。
学校非常重视学科建设,现有文、理、工、法、史、管、经、艺、教、医等72个本科专业。民族学等10一级学科硕士点;MPA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民族学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中国少数民族史等省部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等9个省部级优势专业;法学等4个省部级重点建设专业;自动化等7个省部级“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群);材料科学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化学技术基础等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建设了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教职工133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537人;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文化专家、“四大群体”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6500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科技部1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民委优秀专家4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4人。
学校在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建立依托、融合、服务地方政府的联合办学和攻关机制,加大校企合作步伐,实现大学使命和价值在社会服务中的回归。五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46项,在粉体材料及特种陶瓷研究、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葡萄种植及酿酒技术、北语研究、生态移民、精准扶贫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建有发酵与酿造工程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科普教育基地、3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自治区级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