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竹主要作品

1.“重新审视中国的合并控制”,《Dovenschimidt季刊》,第1期,2013

2.“论中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与Michael Faure合著),《乔治·华盛顿国际法评论》,45(3):501-538,2013

3.“中国自付费医疗支出的效率评价:基于面板数据的DEA-Tobit分析”,(刘子敏),卫生医学,2012(12)

4.“新酒入旧皮囊:中国反垄断协议的竞争政策”,(与张艳华合著),《产业组织评论》,41(1):53-75,2012

5.“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经济分析”,(与黄昆合著),经济学家,6(2): 127-136,2011

6.“中国的合并控制:模式与影响”,(与张艳华合编),《竞争法与经济学刊》,6(2): 477-496,2010;doi: 10。1093/joclec/nhp029

7.“中国反垄断法下的知识产权强制许可办法”,(与迈克尔·雅各布斯合著),《竞争政策国际》,6(2): 181-219,2010

8.“英博和安海斯-布希在中国的合并:经济学家的观点”,(与Ynhua Zhang和Howard Chang合著),《全球竞争政策》,2008年12月

9.“中国的反洗钱:我们站在哪里?”(与张艳华合著),《国际竞争政策》,第3卷第2期,2007年

10.“最不发达国家的普遍服务义务:统一定价对基础设施获取的影响”,(与A. Estache和J.-J. Laffont合著),《公共经济学杂志》,90(6-7):1155-1179,2006年

11.“劳动共享和共谋下的裁员”,(与A. Estache和J.-J. Laffont合著),《发展经济学杂志》,73(2): 519-540,2004年

12.“政策性贷款分配中的激励措施”,《欧洲经济评论》,44 (5): 785-796,2000年1。“增量阶梯定价、收入再分配效应与效率成本估计”,与刘自民等人合作,《经济趋势》,2015。

2.“分时与阶梯混合定价下的居民电力需求”,与刘自民合作,《经济研究》第3期,2015,第146-158页。

3.“医疗服务付费模式与最优产权配置——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刘自民、合著,《经济与管理研究》第9期,2014,第92-100页。

4.“阶梯电价的实施与结构设计——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分析”,与田露露合作,《金融问题研究》第7期,2014,第23-29页。

5.“连续阶梯定价、交易成本与增量阶梯定价的渐近效率”,与闫芳合作,《世界经济》第7期,2014,第167-192页。

6.“供方诱导需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刘自民合作,《卫生经济研究》第5期,2014。

7.《反垄断法规制不正当定价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与埃文斯、张艳华合编,《中国物价》,第5期,2014,第3-8页。

8.“专利盗版对中国竞争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启示”,与张艳华、王宏伟合作,《电子知识产权》第4期,2014。

9.“省级政府卫生投入的动态效率及收敛性研究”,与刘自民、杨丹合编,《经济与管理研究》,第3期,2014。

10.“双边市场中的垄断认定问题及改进方法:以南北电信宽带垄断案为例”,与卢伟刚合作,《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2014。

11.《免费产品的经济逻辑及相关市场定义思路》,与黄坤合作,中国物价,2013,12。

12.“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结算治理模式比较研究及其启示”,与陈坚合作,《经济社会系统比较》第3期,20179-188,第179-188页。

13.“盲人摸象与相关市场的界定——一个假设垄断者检验的框架及其实现方法”,与黄昆合作,《金融问题研究》第7期,2013,第28-36页。

14.“反垄断审查中的相关市场界定方法研究”,与黄坤、合编,《当代财经》第6期,2013,第7-20页。

15.《广告监管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杨红峰、王跃龙合作,国际出版社,第6期,20100-11。

16.“能盈利”与“会盈利”:基于情景分析的相关市场定义结果比较”,与黄坤合作,《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2013。

17.《公立医院经济目标与公益目标监管分析——基于* * *同代理理论》,与刘自民、孟天光合作,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

18.“中国政府卫生投资的动态效率与收敛性研究——基于修正的Malmquist指数法”,与刘自民合作,软科学,2012,第12期。

19.《阶梯定价理论综述》,南方经济,与闫芳合作,第12期,2012。

20.《团队生产模式下医疗服务付费模式及医患委托权优化配置》,与刘自民合作,《经济与管理研究》,第12期。

21.“公平、信息不对称与增量定价机制”,与闫芳合作,《世界经济》第9期,2012;NPC抄写的《理论经济学》(2012.5438+02)全文转载。

22.“论操纵搜索结果的限制竞争效应”,与王乐妍合作,《金融问题研究》第4期,2012;NPC复制材料工业经济2012.6全文转载。

23.“公平、增量定价机制与家庭规模”,与闫芳合作,《当代经济科学》,第3期,2012,第43-50页。

24.《团队生产模式下的医疗支付模式及医患委托权的优化配置》,与刘自民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5期,2012,第52-61页。

25.“公平、增量定价机制与家庭规模”,与闫芳合作,《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2012,pp.17-27。

26.“搜索引擎研究的最新进展”,与王乐妍合作,《产业经济学评论》,第2期,2012,pp.1-22。

27.“增量定价机制的最优:半福利主义的视角”,与闫芳合作,论产业组织,第1期,第17-27期,2012期。

28.“基于结构计量模型分析渠道结构变化的影响——以中国移动在定制机的分销模式变化为例”,与王乐妍、忆江南合作,《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20108-118。

29.“机制设计理论:一个综述”,与闫芳合作,《产业经济学评论》,第4期,2011,p.13-35。

30.“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电信业的增长:1994-2007”,与郑士林合作的经济研究,2011 10。

31.“非线性定价下的移动通信需求行为”,与马援合作,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编号:110,2065438。

32.“安全港规则在M&A的检讨:非参数方法”,与黄昆合作,中国工业经济,20119,第45-55页;人大《工业经济》转载资料2011.11。

33.“电信广播应该分开监管还是统一监管: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与马援合作,当代财经,20118。

34.“增量阶梯定价:综述”,与闫芳合作,《经济评论》,20115,第130-138页。

35.《论垄断行业改革的理论基础》,《经济与社会制度比较》第3期,2011,第66-72页;摘自新华文摘第119期,2065438。

36.“阶梯定价、实时定价及其潜在效应”,《改革》第3期,2011,第121-125页。

37.“坦白从宽”在反垄断法中的适用——与黄昆合著《中国垄断协议宽大政策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112,p. 01-09。

38.“可口可乐计划并购汇源的竞争损害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第12期,第86-96页。

39.《阶梯定价不如实时定价》,中国改革,2010 12,第32-35页。

40.《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改革,2010,09,第158-159页。

41.《非横向并购中相关市场的界定》,西部金融,2010,05,第25-26页。

42.《保护知识产权与促进竞争的平衡:以强制许可为例》,与黄昆合作,财贸经济,2010 03,第73-78页。

43.“输配网分离的定量研究”,与冯永盛、阙光辉合作,中国工业经济,2010,02,第47-57页。

44.“M&A申报制度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与董维刚合作,财贸经济,2009年05期,第124-129页。

45.“相关市场的认定与发展及其对我国反垄断执法的借鉴”,与李虹合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5期,第31-36页。

46.《配电网规模经济:一个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与冯永盛、马援合作,《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第11期,第115-126期,2008。

47.《中国企业并购申报制度设计》,与董维刚合作,《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87-97页;人大资料转载《工业经济》2008+0438+0

48.“银行卡产业的国际监管及对中国的启示”,与李、合编,《中国信用卡》,2008年06期,第17-22页。

49.“输配电网管理体制改革与准入监管”,与冯永盛合作,电力技术与经济,2008年第05期,p.15-20。

50.《中国企业并购申报制度的实证分析与设计》,与董维刚合作,《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4期,第1-40页。

51.“重塑互联网结算政策是资源配置的关键”,《中国通信》,2008年第4期,第26-27页。

52.“银行卡产业特征与反垄断问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06期,第111-119+128页。

53.《企业并购的报告准则估计》,与董维刚合编,《东岳论坛报》,01,2007年,第42-48+98页。

54.“双边市场视角下的网间结算和收费方式”,《经济社会系统比较》,01,2006年,第37-45页。

55.“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与陈志军合编,《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5-30页。

56.“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服务政策”,与J.-J .拉方特合作,《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第27-42页。

57.“发展中国家普遍服务义务的经济分析”,与J.-J .拉方特合作,《当代金融与经济学》,2004年,01,第5-13页。

58.“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与陈志军合作,《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2003年08期,7-12。

59.“中国电信管制改革的七大悬念”,中国电信,2002年09期,第27-30页。

60.“裁员机制与劳工* * *”与A. Estache和J.-J. Laffont合作,《世界经济》,2002年09期,第3-14+80页。

61.《论基础设施产业的重组》,中国铁道,2002年第4期,第23-26+4页。

62.《论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制》,《经济与社会制度比较》,2002年,第76-81页。

63.《激励性管制与电信改革》,《通信世界》2001第23期,第21-27页。

64.《用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改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信世界》,2001 16,第8页。

65.《终结市场中的权力博弈》,中国改革,20017,第28-29页。

66.“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张晓合作,《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1,04,第65-75页。

67.《如何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电力技术与经济,2001 04,第73页。

68.《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与改革》,《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2000年09期,9-14;新华文摘,2000年第12期,第9-14页。

69.“WTO与中国电信业新的监管框架”,《经济与社会制度比较》,第01期,2000年,第45-51页。

70.“关于中国竞争政策的几点思考”,《中国产业经济》,第19910期,第56-58页。

71.“基础设施规制与中国经济制度”,与安·艾斯塔什合作,《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7期,1999,pp.11-16。

72.“监管制度的交易成本与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的监管制度改革”,与A. Estache合著,《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3期,1999,第22-27页。

73.“中国基础设施发展与私人部门参与”,《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1998期,第11期,第7-11页。

74.《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王同三合作,《经济学趋势》,1995 01,第12-16页。

75.“对当前物价问题的一些分析”,与李静雯、王同三合编,《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04期,1994,第3-9页。

76.《混沌理论与经济学》,与李静雯、罗春龙、张进合作,《数量经济的技术经济研究》,第02期,1991,p.18-26。

77.“中国部门生产函数几种形式的同质性检验”,与王同三合作,《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04期,1990,第20-35页。

78.《1989的经济政策分析》,《数量经济、技术与经济研究》,第10期,第12-14期,移动、宽带、信息化下的中国电信监管,马援。

2.《科研经费激励机制:理论与实践》,与赵景星、张晓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中国电信产业规制(上册):电信竞争时代,与马援、冯永盛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中国垄断行业规制与竞争的实证研究》,与马援、冯永盛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5.《中国电网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与冯永盛、马援合作,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6.《中国银行卡产业监管与定价研究》,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网络产业的管制与竞争》,与J.-J .拉方特和a .埃斯塔什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8.政策性贷款的增量理论,法国图卢兹第一大学博士论文,1997 1。《中国反垄断法:新发展与知识证据》,与Michael Faure合编,埃德华·埃尔加出版社,2013

2.《中国规制与竞争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3.《竞争政策和法规:中国、美国和欧洲的近期发展》,与Michael Faure合编,埃德华·埃尔加出版社,2011

4.《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公用事业改革经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5.《中国铁路管制与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

6.《中国基础设施产业的规制改革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年。

7.《中国的管制与竞争: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邮电日报》等报刊发表数十篇文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