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三个分别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市场调节,如同一个无形的手,其运作方式具有显著的三个特性: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首先,自发性体现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可能会忽视环保和法律规范,例如,有的工厂为利润最大化,不惜排放废气、废水,甚至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其次,盲目性源于信息的不完全掌握和经济趋势的不可控。当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时,人们会盲目跟进,如农民跟风种植,去年某品种走俏就种,结果往往因市场变化而受损,这就是市场决策的盲目性导致的后果。

再者,滞后性揭示了市场调节的不足,它无法实时反映供需长期趋势,而是通过事后调整来影响。比如,一个村子看到张三家种西瓜赚钱就一哄而上,但市场消化能力有限时,西瓜滞销,反映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这提醒我们,尽管市场能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作用,但其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来弥补。

总的来说,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自发引导下的经济调节机制,它在资源配置、竞争促进上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也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适当加强政府的调控,以实现更有效、更平衡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