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通化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0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达到40%;投资增长30%,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 56: 34.9。
为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产业整体跃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以品牌闯市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分别增长15%,入库税金增长20%。
一是打造优势骨干企业集团。对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实行县领导包保,建立重点企业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快速反应机制,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加大对重点企业在用电、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快速集中投资,提升产业层次。以全县之力支持东宝集团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将肝舒林制剂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确保年产7000万支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项目快速放行。充实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10万元,提高融资担保能力;大力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将管理规范、资信良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引入各大商业银行,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引导企业加强营销,重点做好人胰岛素制剂、绿色碳化硅微粉、米源-D等技术先进产品的市场开发,确保企业扩能改造项目形成的新增产能充分释放。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合计90家;新增纳税超千万元企业3家,总数达到20家。加强企业家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赴知名高校深造、外出考察等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是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深入研究国内产业转型趋势、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和我县产业发展支撑条件,规划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布局,推动重点企业和新项目集中发展。全面实施“产业跃升计划”,充分挖掘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加快医药资源整合集团化进程,以县域之力推进长白山医药物流建设,打造全省医药产业第一县。积极推进矿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编绘,加大矿产资源找矿详查力度,加快地质找矿成果转化,启动新一批精深加工项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全省矿产大县,努力使矿业总产值进入全省前三名。规划建设食品进出口贸易加工园区,深度开发长白山特色食品,以田童酒业、大泉源酒业、嘉义食品为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实现食品产业整体升级。以环保、节能降耗为主线,加大结构调整和产能扩张改造力度,促进化学建材工业集约高效发展。
三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加大R&D资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促进更高层次的合作。全县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要加快技术创新、扩能改造步伐,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推动品牌创新。把品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企业确立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制定和完善品牌发展规划,做好品牌包装,加强宣传推广,以品牌赢得口碑、市场和竞争力。2010年,力争中国名牌1个,吉林名牌4个。
四是推动企业上市融资。以田童酒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为契机,加大大泉源酒业上市推进力度,争取早日上市。加强对化工股份、华夏药业、聚仁堂药业、益阳保健品等有上市意愿的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措施,力争每1-2年有一家成功上市。
(二)突出重大项目支撑,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牢牢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和投资方向,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大项目建设的突破。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力争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积极创造条件,确保长白山医药物流、东宝药业大容量注射剂、田童酒窖及4000吨葡萄浓缩汁、大泉源酒业万吨优质葡萄酒、郭颂复兴金矿、三板江石墨矿、闽通建材、邢星特种米业、松花石岩开发、化工股份生态肥、宁波家电组装等新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木材产业园、四方山铁矿扩能改造、永通粮食物流、东宝环保建材基地、玉环矿业扩建等续建项目如期完成。继续做好童丹高速公路和潼关铁路的征地拆迁工作,协调施工外部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全力推进项目规划,实现新突破。依托我县及周边地区资源、产业、区位优势,以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现代物流业、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着力扩大产能、提高配套率、发展产业链、增强自主创新、深入推进项目策划,确保重点项目库中超亿元项目动态储备100个。以国家加大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为契机,研究一批符合国家和省资金投资方向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计划。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工作机制,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责任制和重大项目推进组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抓到底”。
二是推动招商引资更上一层楼。紧密结合“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切实加强与长春、沈阳、丹东等大中城市的联系,依托我县日益优越的区位优势,明确产业定位,加强经济合作,努力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产业互联”的共赢发展格局。继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充分发挥专业招商部门的职能作用,面向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同乡会,开展大型招商、专业招商、特色产业招商,力争在引进产业设施、关键技术、核心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加强对重点招商项目的跟踪和衔接。全力跟进推进654.38+0万吨铁精矿深加工、郭颂高钙矿、华夏制药与玖龙集团合作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争取尽快落地建设。落实招商引资责任,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完不成任务的镇和部门,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三是建设有特色的工业园区。不断总结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教训,继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加快建设进程,提高承载能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特色园区。2010年,力争引进投资超1000万元企业10家,到位资金3.5亿元。严格把关入驻项目的投资强度、投资效益、科技含量等因素,投资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一律不得入驻起步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同时,重点建设快达茂棚膜经济示范园区、米尔木材园区、金奎大矿业园区、郭颂冶金园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三)突出工业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用产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确保全县新农村建设稳步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产业资源和地缘优势,把招商引资与发展产业项目结合起来,全力推进中药生产加工流通、绿色农产品加工和林业产业县建设。依托长白山医药物流建设,制定全县中药材种植发展规划,大力实施长白山道地药材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以实施“百万亩大棚蔬菜工程”为契机,制定全县大棚经济发展规划,发挥大棚经济示范园的带动作用,发展大棚2000多亩。以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项目为基础,启动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高效园艺特色产业,打造观光农业、庄园经济和农业创意产业。2010年将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2家。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大做强红松干果林产业,大力发展以中药材、食用菌、蓝莓为主体的林附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标准化畜牧小区和养殖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20个。
二是全力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流转形式并存的原则,继续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和股份合作等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广泛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为流转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强土地流转监管,依法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高土地流转质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输出4万多项劳务。
三是巩固提升环境建设水平。以“千村示范、千村推进”建设为契机,鼓励建设特色突出的民俗村、生态村、庄园村,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以“六化七个一”为标准,继续抓好周边绿化、墙体一体化、庭院硬化、净化美化、水泥路、沼气池、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完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农民素质。
四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深入研究产业布局和区域定位,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将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功能互补、风格各异、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城镇网络。以全省实施“百镇”建设工程为契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水平,把快达茂、米尔、金奎大、郭颂等镇建设成为辐射吸纳能力强的区域性重要镇和经济强镇;以实施全省“脆弱镇”扶持工程为契机,加大对“脆弱镇”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镇村均衡发展。
(4)突出商贸物流提升,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把发展第三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依托交通等区位优势,鼓励和支持发展现代物流、旅游、商务服务等产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设全省物流大县为目标,编制全县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建立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重点抓好长白山医药物流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和开发区物流业发展基础。制定物流业发展优惠政策,从市场准入、土地供应、税收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物流业准入门槛,吸引县内外资本兴办多种形式的物流企业。
二是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围绕打造“南长白山品牌”,全面实施《通化县域旅游总体规划》,积极融入长白山-辽宁-集安旅游圈。以大安、东莱、石湖为中心,打造东部生态旅游线路;以东宝集团、振国药业、大泉源酒业为重点,打造精品工业旅游路线;以杨靖宇抗联秘密营地、杜光华牺牲遗址、合力会议遗址、高志航故里为重点,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我县燕、秦、汉、辽东长城、白螭松山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松花石砚、满族剪纸等特色旅游产品。依托我县特色,有序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景区资源、文化内涵、美食特色的有机结合。
三是拓展商务服务业。依托中央商务区和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大型服务企业,加快发展连锁、配送、代理、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和消费模式,增强县域商贸服务业发展活力。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加快农村流通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商贸互动繁荣。
(五)突出提升保障能力,切实增强资金实力。鉴于今年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把金融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方向”的工作思路,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确保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不断优化税收环境,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按照保障工资、保障民生、保障运行的原则,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通过预算优先安排、专项提前拨款、资金倾斜等措施,整合财力,保障民生支出。推进政府采购管办分离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抓住国家拉动内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大的资金支持。
(六)突出优化功能,全面提高县域建设管理质量。以建设山水文化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健康城市建设,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县城外部环境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内涵,努力提高县城居民的幸福指数。实施中央商务区建设工程,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促进县域整体发展;实施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工程,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200吨的卫生填埋厂,实现垃圾日清运;实施环卫设施建设工程,对全市所有旱厕进行冲洗改造,增加设置密度,切实方便群众;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实现县城和开发区污水集中处理;实施城市街巷改造工程,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继续实施河南公园、滨河公园建设项目,打造县域生态景观廊道。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卫生、市容、供热供水、建筑市场等管理;进一步加大小区内部环境建设,实施小区综合治理示范建设工程,依法规范物业企业经营行为,提升小区环境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
(七)突出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千方百计办实事,投身福祉,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立通化县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加快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申报科技发展计划10多项。继续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活动,实施精细化教育管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初中理化实验室和机房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整合民族教育资源,创办通化县朝鲜族学校;投资800万元实施职教中心续建工程,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建立资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实施卫生人才建设工程,引进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加强医疗卫生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参合率达到98%以上;整体推进国家健康城市建设,争取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联盟。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技术服务“县乡一体化”管理,制定惠民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3%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组织参加全省第十六届全运会,举办通化县第三届全运会。实施全县调频广播覆盖工程,通化县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广播,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广播宣传平台。开展第六次县域人口普查,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支持。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54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加强创业就业培训,力争成功率达到50%以上。完善低保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分类投保原则对贫困家庭给予重点保障;开展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将现有边缘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施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供养管理招投标工程,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完善城乡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机制,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压力。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确保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助残、扶贫、助学、助医等慈善捐赠和慈善救助活动。不断完善大学生分配机制,向一线岗位倾斜,真正让大学生学以致用。
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县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平安县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城乡电子监察全覆盖,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等重点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强新农村消防建设,推动新农村消防工作全面跃升。着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信访源头控制,畅通信访渠道,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地方。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保护,严厉打击非法采伐、非法采矿和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恢复源头湿地,综合治理流域内环境。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依法规范采砂行为。实施浑江干流、团结河、干马河、哈马河及小流域治理工程,提高抗灾能力。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巩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吉林大地绿化美化十年”成果,严厉打击各类毁林犯罪,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林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五,全力以赴为老百姓办实事。坚持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2010重点为百姓办八件实事。实施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提高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实施县城供暖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县城和开发区冬季供暖问题;实施河西广场建设工程,进一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求;实施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解决河西地区居民缺水问题;实施中医院、县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新项目,提升县域医疗计生服务功能;实施便民早市改扩建工程,满足群众供应需求;实施医疗保险覆盖工程,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下岗职工继续医疗保险的关系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