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有哪些风险?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网络市场的复杂性。面对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空间,一方面企业更难把握线上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另一方面竞争对手更多更强,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同时,由于线上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和盈利难度加大,使得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2.技术安全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网络营销快速发展的需要。技术安全风险主要指网络软硬件安全、网络运行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等问题。其中,计算机病毒和网络犯罪是技术风险的主要原因。技术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服务器被攻击后无法正常运行,网络软件被破坏,网络中存储或传输的数据被未经授权的人篡改、添加、删除、复制或使用。技术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支付安全风险

网上支付是取代银行汇款、邮政汇款、货到付款等传统支付方式的现代支付方式。网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便宜,但同时也让我们对网上支付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最后一些买家只能望洋兴叹。目前,企业在网络营销中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支付的安全性,很多企业都担心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网络营销所需的交易费用支付结算手段,银行电子化程度低,安全性差,银行相对封闭。虽然银行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还远远达不到全面网络营销的要求。消费者有网络诈骗的危险,害怕自己的信用卡号被盗,隐私被泄露。企业间安全、快速的资金结算任重而道远。因此,建立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将是网络营销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线上支付不统一,很难实现真正的线上营销。网络营销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沟通、协商和确认,交易才能发生。对于通过网络管理手段进行交易的双方,最终只能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结算干预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银行信用卡、电子货币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的支持和保障。目前国内各大专业银行选择的网络通信平台不统一,各银行信用卡不能通用,无法实现跨行业务的互联互通,直接限制了网络营销的发展。

4.信用安全风险

信用风险是网络营销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网络营销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信守承诺的基础上的。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欺骗欺诈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格的社会监督。消费者担心汇款后拿不到应得的商品。企业担心拿到的信用卡号被盗,收款时出现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异化,一定数量的网站成为经济诈骗的“帮凶”,有的网站甚至成为骗钱的工具。很多电商都是“穿新鞋走老路”,也就是“网上下单,柜台交易”。网上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最先进的交易手段,作为网上交易的主体,即商业银行、商人和企业经营者,大多持观望态度,真正敢“吃螃蟹”的人少之又少。银行不愿意通过网络转账,人们也不愿意通过网络存钱。现在的人都在怀疑对方当面提供的钱是真是假。网络经济应该是最有组织性的社会,信用危机和信用缺陷是威胁这个社会组织的天敌。我国虽已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但由于市场经济管理和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一直未能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担保体系。与网络经济相比,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处于建设阶段。

5.法律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营销逐渐走向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有力地促进了网络营销的发展。然而,尽管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知识产权保护、网上支付、电子证据等方面的研究不断。,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远远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商务活动找不到现成的法律条文来保护网上交易中的交易方式,导致交易双方都存在风险。此外,由于网络营销可以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但各国法律不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差异较大,很有可能一方认为是合法交易,另一方却认为无法接受,导致交易失败或受到限制。

6.机构风险

与网络营销风险相关的制度主要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系统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石。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中从事营销活动,必然会遇到市场无序带来的制度性风险,并引发信用风险、资金风险等一系列潜在风险。缺乏宏观管理体系是当前网络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

7.管理风险

在网络营销活动中,交易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依赖于严格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往往是造成网络营销风险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计算机犯罪呈现内部犯罪的趋势,这多是由于内部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意识缺失、管理松散等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