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保护范围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实际使用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不一致,不仅商标专用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还可能带来四种后果:一是构成变更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违法行为;二是自行变更的商标与核准注册的商标有明显区别,同时标注注册标记的,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三是变更后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将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第四,注册商标因连续三年未使用而被撤销。
(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仅限于核准使用的商品。
如果商标注册人实际使用的商品与核准使用的商品不一致,不仅不能有效保护其商标专用权,还可能带来三种后果:一是超出核准的商品范围使用注册商标,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二是注册商标因连续三年未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使用而被撤销的;第三,超出核定的商品范围(与核定的商品类似的除外)使用注册商标,构成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保护要注意什么?
(一)企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仅限于该注册商标及其核准使用的商品,任何形式的自行变更不受法律保护。
(2)企业应密切关注中国商标网等权威信息的发布,对涉嫌与企业在先权利冲突的注册商标,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商标异议或争议申请。
(3)企业要充分利用销售网点作为商标维权的阵地,积极培训相关销售人员,通过销售人员加强对周边市场的巡查,及时发现侵权线索,提高维权效果。
(4)企业发现他人涉嫌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时,应当及时制定并采取对策,通过公证方式收集、固定以下证据:1、侵权商品及商标标识;2.销售合同和凭证;3、生产、销售、储运场所照片;4.其他相关证据。
(五)对初步核实涉嫌侵权的案件,视情节轻重,与侵权人协商处理,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六)企业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应向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提交下列材料:
1.投诉:包括投诉人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被投诉人的名称和地址,侵权事实和相关情况,投诉的法律依据和要求,投诉日期等。
2.主体资格证明:包括有效营业执照或身份证明复印件、商标权属证明等。;
3.侵权证据:包括侵权物、商标、相关票据、照片等。
委托投诉的,应当提交有效的授权委托书和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七)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向海关总署申请商标知识产权备案,以加强进出口中的商标保护。
(八)企业可以申请认定驰名商标,扩大商标保护范围,增强商标保护力度。
驰名商标的认定有两种方式:行政和司法。有权认定驰名商标的行政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包括商标管理案件和商标异议案件中的商标局,商标异议复审和商标争议案件中的商标评审委员会。有权认定驰名商标的司法机关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直辖市辖区内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
(九)企业应实施风险控制,根据企业特点建立商标专用权预警机制,制定处理商标专用权纠纷的预案。
(十)企业可以依托律师事务所、商标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或相关行业协会的法律优势,整合资源,增强保护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