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和起支配作用,决定着经济全球化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即在全球范围内实际存在的资源配置上的不平等和“红利”分配上的不合理。特别像美国这样的少数发达国家,依靠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霸主地位,对它之外的所有国家实行着极不平等的原则,在不对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享有极大的经济利益。

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冷战结束之后,国际体系的结构呈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是一超,综合实力超出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中、俄、德、法、英、日等国可以称为多强。金融危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际体系的权力分布状态,美国一超的地位也没有受到根本的挑战。但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软硬实力的损耗、金融危机对美国综合实力的负面影响等等,都对美国的能力和领导力提出质疑,使其软硬实力出现了走弱的态势。 与此同时,多强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欧盟一体化深入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虽然欧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但在倡导国际规范、制定国家制度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影响力。新兴大国整体力量上升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更加显现。

新兴国家整体实力上升,并开始进入国际体系的核心,这是世界权力消长和格局变化的明显标志,也是多极化雏形的实质性显现。尽管如此,一超多强格局还没有出现拐点。国际格局的变化也使得治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冷战结束伊始那种基本上是西方大国垄断国际治理体系的模式开始松动。西方主导国际治理体系的态势还会持续,但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实力结构、制度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要素。有形实力是力量,同时,制度是力量,文化也是力量,并且都是构成世界格局的要素。谁主导了这些力量,谁就占据制高点,谁就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