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是事业单位吗?
西南政法大学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政法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第一批国家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政府留学人员奖学金委托培养机构、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创建于1950,刘伯承元帅任校长。1953,在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的基础上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学院的名字。首任主席是抗战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司令周保忠将军。1978,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宝生湖校区三个校区,占地3000多亩。其中,渝北校区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是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生湖校区是科研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现设有五个系:法律系、文学系、政教系、经济管理系、新学科系。有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刑侦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院。
学科建设
学校有两个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两个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诉讼法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本科专业25个,包括4个国家级专业建设点,13重庆市“三个专项行动计划”专业建设项目,6个重庆市“三个专项行动计划”专业群建设项目。
能力
截至2018年8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千人计划”第二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专家、“四大群体”、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万工程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特聘教授,重庆市“巴蜀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齐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类),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零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3项;横向项目353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个。
学校荣誉
7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各级各类人才,是我国培养法治专业人才最多的高校。有53名西方政治专业的毕业生曾经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法官和检察官。目前,有5名校友担任十九届中央委员,3名校友担任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60多名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在国内知名大学的法学院,都有西方政治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国内很多知名大学的法学院院长都是西方政治学的毕业生。在中国法学会举办的七***70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中,先后有18位西政校友入选,占比26%。
南方政法?王牌专业列表
2019?本科专业(国家+省)建设点12。
三个?选择国家级?本科主要建设地点列表:法学、政治学和?政治,新闻。
九大?选择省级?本科主要建设地点列表:国际经济与贸易,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广播电视,通信,刑事科学技术,会计,审计,?政治管理。
国家特辑?专业建设点(四):法学专业,侦查专业,?政治管理和新闻专业。
学校理念:
西南政法大学始终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沿线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紧跟时代步伐,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法治人才。
校徽寓意:校徽中间的负像看起来像一只独角兽,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六个字的拼音中每个字的首字母巧妙变化组合而成(头和两角形成X,鼻尖为N,前面的独角兽为Z,右眼为F,鼻尖N加一个横D,两角外层为X)。整个人像是包公的脸,象征着法律的正义和威严。中间的负像和外环的正像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和互补效果。
外圈正面图由郭沫若手书校名、校名英译(西南政法大学)和建校年份组成。整个会徽继承了中国的民间传统,紧密结合现代意识,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图形、郭老寿书法的专一性与罗马字体的外文* * *同构,形成独特、强烈、美观、大方、丰富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