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品德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有重量,成就有光彩。有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了成就的光彩。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品德第一册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阅读!

九年级道德知识点1

第一课是踏上强国之路

1.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里程碑

——成立中国* * *生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三次“大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造、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3.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改革开放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成为一种社会知识。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强大。

7.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8.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9.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0.中国是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中国* * *制作方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7.中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18.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19.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22.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3.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4.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福祉。

25.***富起来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九年级品德第一册第二册知识点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生活充满了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都可以创新。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6.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7.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8.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创新者前进,只有创新者强大,只有创新者胜利。

9.创新发展是国运之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10.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11.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2.创新的类型: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13.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与创新;

全面创新的核心——科技创新。

1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1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刺激创新,创新促进改革。

16.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7.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8.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19.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0.教育是百年大计的基础。

21.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2.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2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5.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科技“双创”)

26.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27.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制胜之道。

28.大国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29.核心技术不是别人给的。企业要自强不息,敢于突破。

30.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九年级道德知识点3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观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

4.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

5.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形式和优势。

6.中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和行使权力的根本方式。

8.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生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10.公民参与民主生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11.民主选举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12.民主决策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13.强化民主意识的目的是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14.增强民主意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永葆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的需要。

九年级道德知识点4

第四个教训是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和追求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所有国家的知识。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法治的要求----实施良法和善治。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8.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9.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倡导者、自觉追随者和坚定捍卫者。

10.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11.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力。

12.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防止行政权力滥用。

13.建设法治政府对公民的要求--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主动监督。

14.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5.实施法治,必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6.国家和社会治理既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道德的教育作用。

17.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18.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九年级道德知识点5

第五课观看精神家园

1.中国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2.中国文化有迎接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血脉延续。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认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6.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7.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伟大传承和发展。

8.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双创”)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10.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1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1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14.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力、伟大斗争、伟大团结和伟大梦想的人民。

15.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6.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昂扬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和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7.伟大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坚实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8.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核心。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25.美德的力量在于实践。

26.扣紧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年级道德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总结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2020年九年级思想品德教育总结

★ 2019-2020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九年级道德话题五篇高分作文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