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玹雨的主要事迹

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李玹雨不这么认为:“我理解是体力时代男人对女人的爱和保护。高科技时代,战场上男女的差距因为智能而逐渐缩小。我把这句话改成一个词,叫‘战争让女人来’。”

入伍第一年,李玹雨被安排到一个通信连锻炼。人工转接电话,口碑指挥,远非北大研究生想象的“高科技部队”。就在这时,海湾战争爆发了,新的战争形式深深触动和刺激了李玹雨。她意识到自己参军“真的来对地方了”。

因为这场战争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李玹雨留在了军营,走向了战场。23年来,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越来越高,李玹雨也在建设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的征途上,步步追赶,年年跨越。

“军事科研就是战争”

今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顶着寒风,48岁的李玹雨再次走出实验室,走进偏远的导弹发射场。

正如她常说的“军事科研就是战争”。这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早已成为她军旅生活的交集。

那一年,某常规导弹旅机动指挥系统研制项目启动,李玹雨乔装上阵。那时候武器装备有各种控制接口,指挥系统里有很多烟囱...李玹雨果断开出“药方”:“动大手术”,重建大国利剑的“神经中枢”!

再造有多容易?如果把导弹武器比作一个人,李玹雨要做的就是重建和打通这个人的“奇经八脉”几万个通道怎么建?几百套软件怎么兼容?系统和设备是如何铰接的?每个问号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三年的努力换来了一个成熟的瓜。那年夏天,一场重大军事演习拉开帷幕。李玹雨和她的团队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大考”

在《中国军事帐》中,指挥员利用该系统指挥多个导弹旅和各型武器装备进行连续转场,对预定目标实施多波次火力打击。

许多箭被发射和击中。看到这一幕,二炮首长称赞李玹雨:“别看一个弱女子,能顶几个导弹旅!”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后来这个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家鉴定评估委员会是这样评价的——

“该系统首次成功构建了基于二炮、基地、导弹旅、发射营、发射单元、作战保障单元的‘五级一体化’常规导弹火控系统,是二炮基于信息系统体系能力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部队的需求就是方向”

这是一场空前激烈的“抗战”。短短两年不见,某训练基地“信息蓝军”发现,曾经的对手、某导弹旅变得异常强大。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近两年来,这个导弹旅经历了信息化转型的洗礼,破茧成蝶。是李玹雨促进了他的重生。

某导弹旅信息化试点建设启动后,李玹雨被任命为技术组组长。

“部队需求就是方向。”李玹雨花了三年时间进行研究和论证。准将石向阳提到李玹雨的时候,张口就是一组数字:30次旅会,120次研讨会,1100份文件修改...

一个设计被拒绝了,拆了重做;如果一个实验不成功,就重新开始...三年磨一个“案”,五年完成。当第二炮兵第一个信息化导弹旅初具规模时,一个由“神经中枢”改建的导弹旅在随后的对抗演练中不可或缺。

“信息化之路没有尽头”

李玹雨入伍的第二年,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设艰难起步——第一套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建成。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此“古老”——计算机系统尚未本地化。这意味着,即使是简单的汉字,也无法用键盘“打”出来,只能通过编程“画”出来。

这是未来战略导弹部队“一网千军”的坐标原点。4年后,李玹雨和她的同事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千里之外起飞的导弹实时呈现在北京指挥所的电子屏幕上时,二炮作战部队“口碑”靶场指挥模式宣告结束。

这是一次超越地平线的探险,我们需要看清“山的那一边”。

——全军一体化指挥平台研制启动,李玹雨任系统总师、二炮分系统副总师。经过两年奋战,二炮一体化指挥平台顺利建成,我战略导弹部队如期换枪。

——李玹雨率先提出指控软件创新计划,历时3年终于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指挥信息系统...

多年来,李玹雨已经换了五副近视眼镜。“信息化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一定要看得越远越好。”她半开玩笑半认真。

努力实现“强军梦”

空谈误国,实干兴兵。李玹雨通过努力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正是因为努力,信息化建设的宏大主题才像柴米油盐一样真实,像子弹一样真实。她的科研始终贴近部队需求,一切为了“能打仗、打胜仗”;无论工作有多重要,无论大小,她都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李玹雨的事迹启示我们,只要我们有理想,努力工作,我们的“强军梦”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