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泄露公司机密是犯罪吗?

泄露公司秘密是犯罪行为,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泄露公司机密是刑事案件,只要是刑事案件,都会对自己的前途和直系亲属的前途产生影响。

法律分析

泄露公司秘密罪肯定是一种犯罪行为,但要构成这种故意泄露公司秘密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公司有明确规定公司秘密范围的规章制度,而且这种规章制度显然是在泄露秘密之前给嫌疑人的;2)公司明确授权嫌疑人接触指定的公司机密;3)泄密时嫌疑人必须主动;即被动泄露不构成犯罪;比如存储机密的电脑或硬盘被盗或丢失,或者电脑中的特洛伊木马泄露,或者保管人因保管不当被他人故意窃取。在确定是否有主动性时,一个重要条款是看嫌疑人是否从保密泄露中获益;根据相关法律,泄露公司机密是违法的。如果签订了保密协议,泄露公司机密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侵犯商业秘密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给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保密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的使用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在竞业限制期内按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款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在前款所列行为中,明知是商业秘密而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理论。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的使用人。

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