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其他国家教育的差异
美国教育体系
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教育体系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开始形成。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系。
超过一半的美国学院和大学是私立的,因为这些大学最初主要是由教会和其他宗教团体创办的。尽管这些学校在今天仍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不再注重宗教教育。美国50个州几乎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由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虽然经费来源与莫利大学不同,但学制和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区别。
美国现有的院校主要是两年或四年学制。两年制项目多为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是高中和正规四年制大学的桥梁。他们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要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学费低廉。正规四年制学校以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大学为主,代表了美国科研和教学的最高水平,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除了教学,这些机构还承担了大量美国政府的高科技科研任务。
美国高校师资力量强,学历高。想在四年制高校任教的教师,通常要取得博士学位,并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适应专业需要。在美国,18岁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免试进入高校,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进入大学深造。
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每学期开学时,教师为学生安排大量的阅读书籍和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力争每科获得6-18学分。四年制本科生必须按照规定修满120-128学分,通过考试并撰写学位论文,才能获得学位。
美国高等院校规定,大学本科毕业后才有资格继续读硕士。学位制度采用五级制,即: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第一专业学位。其中硕士分两种:一种是必须写论文,一种是不要求写论文,但对分学分要求较高,还有口试和笔试。硕士一般两个学年,博士2-3年。博士生由几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小组指导。他们通过专业考试,在博士论文上签字后获得学位。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各种渠道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经济资助,如奖学金、助学金、校内长期低息贷款、短期贷款、校外长期低息贷款、联邦政府勤工俭学、校内外兼职等。
美国大学的分类
原则
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根据他们所能提供的最高学位,学科范围和研究工作的程度来分类的。最广泛使用的分类法是卡内基机构分类法。
需要注意的是,像卡内基这样的美国学校分类,不是学校质量排名,而是学校类型分类。
大型研究型大学
包括的学校是那些几乎所有院系都重视研究,在很多专业提供高级学位,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赞助研究的学校。
较小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
包括的学校是那些提供博士学位并在相对较少的领域进行高级研究的学校,尽管有许多专业。
综合机构
所包括的学校是那些可以提供最高水平的硕士学位和第一专业学位,但不授予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或不太重视高级研究的学校。
学士学位机构
这类学校只提供学士学位,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做准备。
副学士学位院校
这类学校主要指社区学院等学院,提供资格证书和副学士学位,但不授予学士及以上学位。以后学生可以学的和国内差不多。
专门机构
这类学校只提供一个或几个相关专业,或者为学生将来从事特定职业做准备。
职业/技术机构
这些学校为学生提供短期的非学位职业课程,一般不超过2年。
分类
两年制学校通常被称为社区学院或初级学院,在成功完成某一学院两年全日制学习后授予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of Arts (A.A .)或Associate of Science(A.S .)。社区学院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为学生转入四年制学士学位大学做准备,另一种是提供专门领域的职业培训。第二类学校通常不准备让学生转到四年制大学,尽管四年制大学仍然接受一些学分。一些两年制学校只提供最后两年的本科学习,授予学士学位而不是副学士学位。大多数社区学院由州和当地社区支持,也有私立社区学院,其中一些是盈利性的。
学士学位由学院或大学授予(当它专注于工程或其他技术课程时,有时称为研究所)。文学士(B.A)或理学士(B.S)是最常见的学士学位,但还有许多其他名称。通常顺利完成四年全日制学习即可获得学士学位,部分专业或学校学习时间超过四年。美国的大学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些大学和宗教直接相关。
公立学校通常是州立大学或2年制社区学院,它们主要接受所在州的资助。由于主要资金不是来自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私立学校一般收费较高。有宗教关系的大学是私立大学,大部分是基督教(罗马天主教和保护主义),少数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学校通常不会干涉学生自己的宗教观点。
除了少数例外。有些学校是基督教的,强调自己的文化,按照信仰正统基督教的原则组织。正统基督教或新教背景的学生感觉相当自在,圣经是必须的,社会生活受到严格规范。仔细了解这些学校的规定,他们不一定能提供你想要的环境。
私立学校和其他学校唯一的区别就是,私立的,要盈利。他们是教育企业,提供与其他学校类似的服务和课程,学习内容倾向于为职业做准备的技术和课程。
目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学院和大学都是男女同校的,还有一些男校和女校。任何学校的教职员工和管理层都有男有女。
东方和西方可以用中国和美国来代表。
1.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
区别很多,只谈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解放后,中国抛弃了高等教育的传统,照搬苏联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模式,延续至今。由于学科的专业化和分化,不同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各个学科所开展的研究和开设的课程,甚至同一学科不同分支所开展的研究和开设的课程,似乎都与其他学科或其他分支无关,所以学生所学的无非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成了把人和知识,甚至是思想和行为隔离开来的篱笆。这种专业教育模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应的专业研究或获得相应的职业,成为社会生产机器的一部分。这种专门教育客观上等同于西方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即使是现在,我国大学教育的主要定位仍然是专业和就业。这可能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处于西方国家职业教育水平,没有高水平大学教育的原因。
与中国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同,通识教育是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本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几乎所有大学都有详细的通识教育计划。以哈佛大学为例。1978年,哈佛大学发起了一场“学术圈静悄悄的革命”,文理学院的教授们以182票对65票通过了一项决议,用“基础课程”来代表原来的“普通课程”。所谓基础课,就是“一种整合传统独立学科基本内容,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知识背景的课程设置”。基础课程由文学艺术(含ABC三个领域)、科学(含AB两个领域)、历史(含AB两个领域)、社会分析、外国文化、道德理性六大类十个领域组成。所有文理科学生都必须从这十个领域中选修八门课程,并在大学前两年(主要是前三个学期)内完成。[1]
为了保证通识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承担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教授或高级讲师,并且经过评估教学效果必须优秀。[2]通识教育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通过高水平教师的授课,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专业课程之前,对人类文明在各个领域的成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体验。因此,他们的专业课应该建立在人类文明成果的坚实平台上,为他们继续学习一门专业课打下多学科的良好基础,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或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平台。
通识教育使高等教育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巨人肩膀”上,直接聆听某些领域著名教授的深刻经验和理解,站在文明发展的最前沿。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是创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中,教公共课的老师往往是一些在学校里不受重视,水平值得怀疑的人。整个公共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而专业课一统天下。难怪中国高等教育项目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大的科学文化知识背景,狭隘的专业教育把他们塑造成了没有思想能力的机器。很少有学生能搞清楚科学的前沿在哪里,即使往前走一百步,也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创新。
中国的教育什么时候才能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中国的高等教育什么时候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历决定成败。
自1995以来,世界银行组织专家对世界和各国的财富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衡量,并提出了衡量国家财富的绿色国民账户。在绿色GDP体系中,国家财富包括生产资产、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国民经济构成上最显著的区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比例远小于发达国家。
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教育是培养和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毫不夸张的说,学历决定成败。美国卡内基集团的研究表明,美国50%的经济实力是从其教育体系中获得的。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美国才能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影响深远的优秀学者和强大的知识经济,成为科技强国。教育的差异对中美各自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有教育才能为未来社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人力资源的坚强后盾和知识资本创新的基础。
2.两国高中的差异
客观来说,一个成绩中等偏上的普通学生在美国读高中要比在中国容易得多。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是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还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差异?
美国高中生比较:
校园生活
中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紧紧围绕着“学习”二字,由此衍生出的词汇,如课本、练习册、考试等,在校园里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相比之下,美国高中生的校园生活要轻松得多。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学生们还可以参加许多其他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为以后选择目标和专业奠定基础。
例1校服
中国的高中生必须穿校服,这样才能让大家统一,消除攀比心理。在美国,公立学校没有校服,只有私立学校有。平时,公立学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着装,但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
案例2课程
中国的高中是三年制的。高中生每天有八节课,从周一到周五。不仅如此,他们大多在周六去学校参加所谓的“补习班”。学生每天早上七点半上课,下午四点半以后才能放学。学习的内容也是教育局规定的。只有一节是选修课,其余都是必修课。比如高二学生必须学语文、数学(代数和平面解析几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美术、体育。总之,中国的高中生学习很紧张。
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初中是两年制,所以中学阶段的总教育也是六年,和中国一样。美国高中生每天只有六节课,周一到周五,早上7:30开始,下午2:15结束。至于选课,每个学生都会有导师指导。总的原则是,只要他在高中四年内完成必修课,并通过各科考试,在剩下的上课时间里,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任何课程。比如陶艺课,舞台效果,戏剧表演,乐器,法律,会计等。普通美国学生刚入学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的未来。学生在完成必修基础课的同时,会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开始进入专业领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有些学生在三年内完成了所有必修课程,并通过了考试。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通过必修课,他必须在下学期重新学习这门课程,直到通过考试。第四年,学生可以修读先修课程(AP ),如果在学期末通过AP考试,可以在大学免修这门课程。美国大学学费贵,按课时收费。所以成绩好的同学在高中完成大一课程,为自己和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以下是美国高中一些有趣的班级:
学生会:负责组织学校活动的班级,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团体五个部分。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主席、一个副主席和一个副主席。除学生科目外,其他四个年级负责各年级的活动,学生科目负责全校的活动。但学生会的学生必须是全校选拔出来的,相当于中国的学生会,所以学生会也叫学生会。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经费都是学这门课的学生在校内打工挣来的。比如老师帮学生从校外买糖果卖给学生政府里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赚的利润上交各年级财务管理;学生可以在校门口开一个临时洗车店,卖有学校标志的纪念品。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举行舞会时出售门票、食物、礼物等。学生政府用赚来的资金组织活动。例如,学生会每月举行一次教师答谢会,学生们会给老师们卡片和糖果,或者一些可爱的文具。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会将在教室或操场为老师们准备一顿盛大而丰富的午宴,以感谢他们在教学中的辛勤付出。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很多,比如一个正式的Prom);每学年;有午餐庆祝会(Bashes)和学生集会);每学期;有时会举办综艺节目,选出优胜者颁奖。报纸:在这个课程中,学生学习如何编辑、出版和印刷报纸。学生们的杰作是校报。校报一般每月出版一期,内容广泛,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华。
学校年鉴: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需要在一个学年结束时制作一个年度年鉴,卖给学生。平时有同学在校园里负责拍照,有同学用电脑设计版面,有同学在校园里收集有趣的故事,有同学搞美术设计。每年的年鉴都不一样,每个学校的年鉴也有自己的风格。
陶瓷:学生从捏粘土开始,设计自己的风格。作品晾干后,由老师烧制,上釉再烧制,作品就完成了。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学生就可以开始用轮子塑造壶、花瓶、盘子等。学生在与泥塑打交道的同时,也学习了一些陶瓷艺术的知识,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艺术文化素养。学生的作品将在大厅展出,并将参加优秀作品的评选。
中国高中有趣的课:
艺术鉴赏课:这是一门相对轻松的课。班上一半的学生上美术课,其余的喜欢美术课。美术课上,学生可以画粉彩画(静物画),雕刻印刷,用橡皮泥做浮雕。欣赏课就是欣赏艺术作品,这对于沉浸在问题海洋中的大脑来说,无疑是一种放松,就像一台转不过来的机器,停下来涂一点润滑剂,然后又开始快速旋转。
比较:
也许由于历史原因或文化差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中国的高中生比美国的高中生更像学生,至少在学校是这样。中国的高中生对老师更尊敬,学习态度更认真,学习氛围更浓厚。一位美国高中老师曾半开玩笑地说:“如果邀请中国高中的老师来美国高中任教,不出一天,中国先生肯定会被送进医院。”
中国的高中生认为上课坐直是对老师的尊重;而美国高中生则喜欢在课堂上乱坐,他们认为这样效率更高,也更舒服。
与中国的高中生相比,美国的高中生似乎更加灵活。除了基础知识,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培养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组织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美国的高中生可以选择一门如何在社会上找工作的课程,比如如何申请,填写表格,需要什么资料,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是在高中工作,还是在大学深造后就业,无疑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的高中生有一个专业是美国高中生羡慕和感叹的。中国高中生的数学、物理、化学都是一流的(至少和大多数美国高中生相比),尤其是数学,计算能力一流。他们会口算、心算、加减乘除,甚至会开平方根、手绘抛物线。美国高中生没有这个能力。
中国的高中生也很重视课后学习,分配给学习的时间自然占了一大半。在课外活动中,接触社会的时间较少。美国高中生一般都很爱玩。放学后,他们完成他们的小作业和玩耍。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也做兼职,就像中国的社会实践一样。不同的是,他们的工作会得到报酬,真正体验成年人的生活。
中美高中的比较
形式差异:
中国的高中是三年制。传统上,学生在高三学习文理。但近年来,由于教育改革,中国将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所以高中生未来可能会文理兼修。美国的高中是四年制,没有文理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科目(基础必修课除外),所以美国高中在形式上更加灵活。
案例1
在中国的高中,每个班的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室。除了高三,学文学的同学会去另一个班,其余同学一起上课三年。大部分课都是在这个班的教室里上,但是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老师来教室上课。这样,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基本不活动,老师却要不停地赶去下一节课上课。
在美国高中,老师有自己的教室,学生根据所学的课程换不同的教室。课间休息时,学生们必须从一个教室走到另一个教室。不同学科的教室往往相距甚远,有时甚至不在同一栋楼。所以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要抓紧时间,保证上课前进教室。另外,在课间的六分钟里,有的同学要去小柜子里换课本,有的要去洗手间,所有的同学都在快速移动。老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室里备课,不用四处走动。
例2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训练和课间演习。中国的高中生必须参加军训。军事化管理让学生更守纪律。中国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惯坏了。军训使学生更强壮,更能克服困难。同时,他们生活在没有父母和同学的军营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
两三节课后,学生们到教室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大脑,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案例3课程类型
我国高中课程以基础课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应对国考和高考的解题能力。
美国高中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除基础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上课地点也不限于教室,有时还有实地考察。
中国高中生眼中的中国高中
调查表
问题6:你认为中国高中的优势是什么?
学生甲:没有。(有点太绝对了。)
学生B——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发挥解题潜能。
学生c-基础知识扎实。
学生D-标准和纪律。
学生E时间紧,要求严。
总结:除了1人认为中国高中没有优势,其余19人都说有优势。具体概括如上。
问题7:你认为中国高中的缺点是什么?
学生A——课余时间少,学习压力大。
学生B——无用功太多,缺乏社会实践。
学生丙——缺乏创造力。
学生D——遵守规则,刻板。
总结:20人中,7人认为缺乏创造力,6人学习压力大,4人循规蹈矩,3人缺乏社会实践。
问题8:如果可以,你希望中国高中提高到哪里?
学生甲——太多了。让我看看。首先取消100分制,改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取消高考,大学按平时成绩录取学生。取消军训,学校增加社会实践时间。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评价他们,而不仅仅是分数。
学生B—用不同的量表考核不同的学生,增加知识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减少除基础知识外的书面理论的学习。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科目。
学生c——因材施教。
学生D—你能说高考吗?我认为大学应该在高考后单独考试。
总结:20位同学都提出了改进方案。
比较: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的高中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教育他们,使他们在离开学校后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中国和美国的高中教授的课程并不完全一样:中国的高中重视知识的学习,重视课本、习题和学生的考试成绩;美国高中重视能力,重视实践,重视学生自身价值。
结论:
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方法与美国不同。有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的教育是培养科学家的,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科学家。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在一个班的学生中,最后成功的科学家可能很少甚至没有,大部分学生会从事基础行业。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各种人才。不仅仅科学家是人才,任何一个有某一方面特长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人才。在我国的高中,同一年级(高一高二)的学生学习相同的科目,也就是每个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学生的个性也因此受到束缚。中国高中应该安排多样化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注重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而不是仅仅把学生当成一个计算器,一个做考试的机器。
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多元的人,让不同的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向。如果一个学生是园丁的料,就要把他培养成最好的园丁,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但美国高中的基础知识课程要适当加强,让学生在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时不要依赖计算器。
后记:
2006年6月至2002年6月,作者在美国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中美中学生文化交流活动。他在美国读了两所高中,先是在一所艺术高中,属于政府专门设立的特许学校,然后转到当地一所著名的公立学校,属于传统的正规美国学校,所以可以说是听到和经历了美国高中教育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题目,想探讨一下中美高中的差异,希望能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