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区块链”如何为外贸企业融资?

新华社北京165438+10月14:看“区块链”如何为外贸企业融资?

区块链是最时髦的科技名词之一。近年来,各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大量投资,金融主管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2065438+2009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将区块链技术与跨境金融服务相结合,逐步培育外汇领域跨境信贷服务体系。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但中小企业在外贸行业中占大多数。对他们来说,企业信用信誉不足,难以获得融资,融资效率低,周期长。

同时,如何为这些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存在瓶颈。“银行缺乏有效便捷的渠道验证贸易融资背景的真实性,银行间信息碎片化,容易出现重复融资或过度融资。”某大型国有银行地方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风险,恰恰是区块链科技的特长。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和数据库,特点是“诚实”和“透明”。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是基于区块链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信任和一致行动。

“我们建立了外汇、税务、银行等部门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有效验证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金收付、质押凭证等多种信息的协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数据上看,2020年6月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至全国后,截至2020年6月底65438+10月31,自愿参与的法人银行超过270家,服务创业者超过5100人,其中中小企业占比75%。平台完成的融资借贷总金额折合526.9亿美元,融资借贷交易笔数超过6.2万笔。

浙江当地一家从事外贸照明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区块链允许企业做“减法”,不再需要提供资金流和年度报关单作为证明,为企业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在重庆,平均每笔融资业务需要查询近66条出口信息,最复杂的一笔甚至涉及1138。使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后,文件检查时间从0.5至2个工作日缩短至20分钟。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这条方便外贸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空中航线”,因“非接触式”办理,为企业开展正常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申请了200多万美元的出口发票融资,涉及近80份贸易单据。没想到2个小时银行就放款了。在区块链平台的帮助下,银行通过批量验证功能在2分钟内完成了通关。”沿海一家外贸企业的负责人感慨道。

外汇局数据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融资放款金额达363.98亿美元,约占试点以来融资金额的69%。

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外贸行业影响很大,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加强烈。在“非接触”环境下,在线金融服务的功能和价值被放大了。

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与银行自身业务的深度融合,也有助于银行的业务优化和创新。如依托区块链平台提供的进出口规模信息,宁波银行推出了纯信贷融资产品,免抵押、在线申请、自动审批,最快10分钟。

“未来,我们将根据企业和银行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平台应用场景,进一步便利企业和银行等市场主体办理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业务。”外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