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我会因侵犯知识产权承担刑事责任?

一般来说,网店侵犯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民事责任的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赔偿损失是责任的主要形式。以下计算方法主要用于确定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金额:

1.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遭受的实际损失。

2.根据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3.参照1-3倍的专利许可费(适用于专利侵权诉讼)根据情况合理确定。

4.上述方法难以确定的,在侵犯著作权或者商标权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将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在50万元以上酌情作出判决。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中,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专利许可费难以确认,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的种类、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654.38+0万元以上654.38+0万元以下的赔偿。确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数额,可以参照侵犯专利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调查、收集侵权证据的合理费用;法院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在赔偿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计算律师费。

二。行政责任

由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知识产权的取得和保护与行政机关密切相关。因此,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行为人的行政责任不容忽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侵犯知识产权引起的行政责任有三种,即停止侵权、没收和罚款。比如《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同时损害公众利益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著作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设备。同时,该规定体现了停止侵害、没收、罚款三项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侵犯知识产权,危害极大,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要负刑事责任。比如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专利罪、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