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什么专业最热门,就业前景好?
版权声明原创帖子,严禁复制粘贴!版权归robin1123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原作者为robin1123,2016 -2020。
本人简介:65438至0995获得医学硕士学位,西医院校学习8年;西医综合医院从事医疗工作近5年,后离开医院进入企业;坚持自学心理学三十多年,所以对中国大陆的心理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我对中医了解不多,也只能算入门级,但是生病的时候是用中医治疗的。(注:即使有版权声明,我还是发现百度里还有两篇抄袭的帖子,我很无语。。。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
回归正文(2020年元旦修订版,仅供参考。以下序号仅用于区分内容和观点,没有先后顺序):
事实部分
1.医学可分为中医和西医。学位为医学学士、硕士、博士。理、工、农科医生中的“药”。
2.药学不等于医学。药学学位为理学学士、理学硕士、理学博士,是理工科、农学博士中的“理学家”。所以学中药学和中医是两个体系;同样,西医药学和西医相差甚远,虽然有些基础课是一样的。
3.心理学和情商:西医大多不懂心理学,甚至把医学心理学作为选修课,所以不要以为医生的情商会高。
4.西医可分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心理学。
5.西医医学院的培养有两个方向:临床和非临床(也叫基础医学)。后者,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等。
考虑到贫富差距拉大,看似体面的医生也成了富人仇视的对象。其实医生的收入取决于三个方面:看城市,看医院,看科室。一些儿科医生的收入也很丢人。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推波助澜,现在的医生都是喊打的,所以大部分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医。试谈国内外概况(个人观点,供参考):
观点部分,供参考
合法收入概述:就临床医学科年收入而言,外科优于内科,妇产科优于儿科,海外也是。
医院科室及细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你本科学临床医学的时候,是没有专业区分的。也就是说你要同时学习内、外妇产科学。到了医院才会细分科室,然后分配到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还有一些个人被分配到影像科(超声、CT、核磁共振室、同位素室、放疗室等。)根据毕业生个人意愿。
眼科,一般适合女医生,对力量要求不高,但是对手部动作的精度要求非常高,适合谨慎熟练的男生女生。
口腔科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临床医学科,而是单独列出来的。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牙齿的保健、治疗和整形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也是未来前景丰富的热门专业。当然,在金字塔的顶端,总会有那么几个人。你必须明白。
口腔医学分为口腔医学(口内)、口腔医学(口外)和口腔正畸,其中骨科最受欢迎。
预防医学,如果家里有人在公务员系统,建议学这个。进疾控中心后,职业稳定,可能有钱。
现代西医的细分。一个适合帮助别人的利他主义者。也有男生选择护理专业,毕业后成为男护士。在医院里,地位比护士学校毕业的护士还高。但是,对于外行人来说,这个专业似乎是鸡肋。老龄化社会后,对护理专业的需求会增加。想知道自己是否愿意投身临终关怀领域,没有足够的耐心、同理心和同情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医学心理学主要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和心理干预。由于教育心理学也可以涉及,师范院校也会开设心理学专业。但从临床角度来看,医学心理学更偏重于治疗。对于亚健康和心理疾病的人群,师范院校的心理学专业更偏重于正常人(如教育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但两者都会引出针对亚健康或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和辅导策略(如灾后心理重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干预)。就业前景一般。原因:(1)目前到2015年底,中国大陆还是没有氛围,去找心理医生求助吧。(2)普通人误以为有心理问题,是品德差。(3)即使没有精神疾病,也可以求助心理医生。原因:预防和干预。所以教育大众是几代人努力的事情。如果进了,就得做好心理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2016说的就业前景一般,现在要改了。叫做“未来就业形势可能更差也可能更好,总体趋势更好。”
心理学专业: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未来还是很有前途的,但是你要评估自己的压力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帮助他人的意愿。如果是利己主义,不建议走上这条路。利他的男生女生都可以考虑。
心理学专业:从1981-2000年,心理学专业处于外表美好,理想丰富,现实骨感的状态。但随着2020年的进入,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00、02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通人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会增加。然而,由于中国大陆缺乏心理学家的心理导师,至少这不是系统性的。没有体制的支撑,国内心理学家的生存状态一般。我会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作为情绪垃圾桶无法发泄自己的情绪,医生的医德/伦理要求必须保守患者的隐私,这些都会进一步危害我国心理医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与大学:随着扩招,中国大学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另外,00、05后未来将进入大学,新新人类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所以大学会招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但往往都是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就是我有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学位。
心理学与企业:心理学的毕业生还有一个去处:企业。现在很多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援助部门和办公室,也有企业有EAP的需求,也就是“员工援助计划”相对来说,企业会需要有经验的心理专业人士。
中医:其实中医是一门实用科学。除了学校教的,还要去拜访名医(名中医),在他们背后学习半年十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了解真实的故事,才能真正有效。现在国内大学流水线上培养出来的中医其实是半吊子,太缺中医的传统智慧了。
中医传统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骨科、妇科、儿科,其中妇科、儿科疾病中医比西医有效得多,恢复时间也快得多。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慢性骨髓炎,东直门医院有专门的药方,比西药更有效。(西医只能用抗生素,无效的病人还是可以去东直门医院——健康报有报道)
中医的正确分类:在我看来,中医应该分为三类:A内治(内服的汤剂、丸剂、丸散)B外治(按摩、针灸、药膏和外用的丸剂、丸散等)。),还有C自我强化——气功/瑜伽/拉伸运动/节奏运动,缺一不可。前两者对患者来说是医生,后一种气功是患者增强抵抗力的妙法。义存在于内,恶不可为。
关于学医深造:由于海外现代医疗体系,学校毕业是博士,没有医学硕士和学士学位。而且西方是大学的时候直接读本科,然后去读医学院预科或者医学院学习。所以每个学生都是先有一个基础的本科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家庭实力去学医。所以自然是学制太长,主治医生基本。当然,现在中国卫生部实行的是规培制,导致学制延长,但是收入严重倒挂,中国如果是穷孩子是不可能学医的。-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本科生在国内学医,那么大多出国申请的是基础医学的硕士、博士专业,如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即使他们在国内学的是临床医学,到了国外就成了基础专业而不是临床专业。
国外医生收入比较吃香的是口腔科和外科。儿科累,钱少,主要是个人兴趣和看病的上进心。
中医在国外不被认可。也有例外,比如针灸,在加拿大可以合法执业,无论在国内自学还是正规培训,只要通过一定的认证。
中草药,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只能以“食补”的形式进口,而不是药品。那么,如果学中医的大学毕业生考虑出国,这条路是什么?三思而后行。但是针灸在西方是普遍认可的,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卫生主管部门都是认可的。好像美国也在考虑2019承认其功效。
我在诊所有点累。但是,有时候,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这样的累,有时候也是值得的。当然,这取决于你的价格=-价值-观点。
结论:今年热门的专业,五年后不一定热门。至于要不要学医,我自己想办法。
版权声明原创帖子,严禁复制粘贴!版权归robin1123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原作者为robin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