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有多少种?

专利权的定义和分类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独占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排除他人干涉。

分类:国际上,专利一般指发明专利。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发明专利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是人们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技术方案。发明可以分为两种: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产品发明是指新产品或者新物质的发明。方法发明是指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发明。发明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被授予发明专利权。

花驴王

2.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一是实用新型仅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方法,如生产方法、试验方法、处理方法和应用方法;二、实用新型对创造性的要求不要太高,但要实用。鉴于后一种特征,人们一般称之为小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

3.设计专利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以形状、图案或者其组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为基础,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都可以涉及产品的形状,但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形状关系到产品的技术效果和功能。设计是一个设计方案,涉及的造型关系到产品的美感。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条件的,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

专利权主体:

即专利权人是指在专利有效期内依法享有专利权的自然人或法人。

专利权的客体:

包括发明专利、新专利的使用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权的内容:

包括专利权人的权利(自己实施专利和许可或禁止他人实施专利两个方面)和专利权人的义务(缴纳每年的专利费,在一定程度上公开专利技术,在一定期限内许可他人自己实施专利)。

专利权产生的条件:

包括实质性条件和形式要求。实质性条件分为禁止性条件(不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碍公共利益;不能申请专利的领域有: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动植物品种、核转化获得的物质)和实质性要素(即专利的三个特征,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形式要求主要指申请程序。在中国,发明专利采用早期公开延期审查制度,新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采用正式审查制度。

专利申请的原则:

1,先申请原则

2.优先原则

3、单一性原则

4.书面原则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1993之前的发明专利保护期为15,新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为5年,期满后可申请延期3年;1993 65438+10月1后,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不延长。

专利的撤销和无效:

都属于专利监督程序。认为被授予的专利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以在专利被授予后6个月内请求专利局撤销专利权;六个月后授予专利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其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