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接案后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逻辑缜密、思路清晰、严肃公正”是很多人心中的律师形象。

律师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接触案件后该怎么办?

以一起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原告代理,审级为一审)为例,简要说明律师的工作流程:

首先,接受咨询

在代理一个案子之前,会先征求委托人的意见。

1部分简单事项,通过口头初步回答。

2涉及复杂案件,会通过线下咨询(面谈)解决。

二、接待当事人

1,了解全案事实。

2、查阅案件材料、案例分析和判断等事项。

3.提出解决客户问题的路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客户关注点的重点分析。

4.对案件程序做一个大概的介绍。

第三,立案准备

1.接待完成后,与客户签订代理合同。

(包括合同、授权委托书、当事人主要材料等。)

2.签署代理手续后,开始准备诉讼材料。

一套完整的民事起诉材料一般包括:

1起诉书;2.证据清单;

3 .证据材料;4.授权材料;

(函件、授权委托书、当事人主要材料、律师证书复印件)

5.服务地址的确认;6.律师费退款的确认等。

3.了解管辖法院的最新备案要求。

(包括材料和格式要求,是否可以网上申报等。)

第四,法院立案

通过网络或现场方式前往法院,提交相应材料,交纳诉讼费用,立案。

动词 (verb的缩写)跟踪开庭日期

跟踪案件分布,办案法官,开庭时间及安排等。

不及物动词审前准备

1.通过审判公开网了解办案法官的审判风格。

2.根据对方提供的材料进一步细化代理思路。

3.组织质证意见、代理词和案例,主要涉及法律法规概要和案例检索报告。

4.对当事人进行庭前辅导。

七。开庭

1.带上相关材料,包括:

1带原传票;2.原始证据材料;

3律师证明;4空白记录纸;

5 .其他案件材料等。,准时出席庭审。

2.在法庭上遵循法官的思路,结合庭审情况完成庭审过程。

3.庭审结束后注意与法官沟通,查看庭审笔录并签字。

八。审判后工作

1,根据庭审情况和核心问题,提交代理声明。

2、涉及补充材料的,及时提交补充材料。

九。判决和后续工作

1.等待法官的判决,并及时将判决结果告知当事人。

2.判断是否接受案件结果,是否上诉,对方是否会上诉等等。

3.委托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且一审判决生效,被告仍不履行的,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