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大会的第61届大会
2008年5月19日至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第61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本次会议,代表团由卫生部、外交部和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以及香港、澳门特区政府的代表组成。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大会上讲话。她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粮食短缺、气候变化和大流行性流感三大危机,均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她呼吁各成员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在卫生系统人力和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卫生信息及服务系统方面增加投入,提高卫生服务的覆盖面,特别是对脆弱人群的可及性,以确保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本届大会一般性辩论的主题是“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会议主要议题包括:流感大流行的防范、根除天花、脊髓灰质炎、实施《国际卫生条例(2005)》、非传染病控制、公***卫生和知识产权、全球免疫战略、有害使用酒精、假冒医疗产品等。会议***审议40多项卫生技术和行政财务议题,通过公***卫生、创新和知识产权,全球免疫战略、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非传染病控制、气候变化与卫生、移民健康等21项决议。
公***卫生、创新和知识产权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提出了优先考虑和积极倡导研究和发展需求,建立和加强创新能力,鼓励技术转让,运用知识产权刺激创新并改善公***卫生,建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以及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等框架,以及在各相关领域需要采取的行动、主要参与者和时间表。
全球免疫战略提出了及时引进新疫苗和技术,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将计划免疫与监测和其它卫生干预措施相结合,以及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通过计划免疫保护人类健康等战略措施。
非传染病控制行动计划鼓励各国制定和加强国家非传染病防治政策和计划,通过控烟、限酒、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减少非传染病危险因素,加强非传染病防治研究,监测非传染病危险因素,以及评估国家、区域和全球非传染病防治措施等。
气候变化与卫生决议要求总干事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活动,提高评估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评估能力,推动相关研究和试点项目等;敦促成员国制定相关卫生措施并纳入国家气候变化整体规划,监测和减少气候变化对公***卫生的影响,并有效参与国家和全球各级相关部门的合作活动。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加全体会议、委员会会议、起草小组会议,以及技术介绍会等各项活动,全面参与各项议题的发言和讨论,为大会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