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西南政法大学&;法),简称“西政”,位于重庆。是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是新中国最早的政法高等学府。改革开放后,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首批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接收机构。中西部地区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共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新型工程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项目、自主招生试点高校。重庆市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以法学为基础,经济、文学、管理、哲学、工程等学科协调发展。它被称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创建于1950,刘伯承元帅任校长。1953,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当时的重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重庆财经大学法律系、贵州大学法律系、云南大学法律系,正式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学院的名称,首任院长是周宝忠将军。65438-0958,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1993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渝北、沙坪坝、宝生湖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0多亩。
教师
截至2021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多人。包括“万人计划”第二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专家和“四大群体”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人选,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特聘教授,重庆市巴蜀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重庆市教学团队10个。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10年底,学校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精品课程6门,精品视频开放课程2门,精品资源课程1门,国家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主题系统
截至2021,1,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7 12.28,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国家学科评估结果。学校法学入选A类学科,重庆唯一。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拥有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校级研究所5个,校级研究基地14个,中央和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1个。
中央和地方* * *成立“优势特色实验室”(1):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齐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类),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零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3项;横向项目353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个。
2005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省部级奖励74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4项,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和科研成果奖22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项,中国法学会全国法学优秀成果奖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社会科学)2项。第五届吴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1,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1,中国社会保障论坛2008年主题征文奖一等奖1。学校教师多次应邀为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领导讲课,受委托参与150多项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
截至2018年8月,两年来,学校* * *获得省部级以上垂直科研项目297项,其中,2017年获得国家重大项目4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居重庆高校之首。国家社科基金61项目,重庆第一,国家法学社科基金31项目,同类高校第一。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8月,学校共收集纸质文献194万余份。馆藏涵盖古今中外各类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人文书刊,以及港台、美、英、法、德、日、前苏联等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法学专著。普通古籍17505册,善本53种605册。
馆藏有一些不可多得的古代法律文献,尤其是清代的法律文献,如:《大清律例》、《大清律令汇编》、《律令阐修》、《大清律令》等。2010,图书馆成功入选第一批“重庆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订购了CNKI、万方、Addison、北大法宝、北大易发、Westlaw、LexisNexis、HeinOnline等国内外法律数据库近60个综合数据库,总数字资源容量848945.5GB;“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西南政法大学学位库”等特色文献资源自建数据库。
校徽
校徽寓意:校徽中间的负像看起来像一只独角兽,是由西南政法大学六个字的拼音中每个字的首字母巧妙变化组合而成(头和两角形成X,鼻尖为N,前面的独角兽为Z,右眼为F,鼻尖N加一个横D,两角外层为X)。整个人像是包公的脸,象征着法律的正义和威严。
中间的负像和外环的正像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关系和互补效果。外圈正面图由郭沫若手书校名、校名英译(西南政法大学)和建校年份组成。
整个会徽继承了中国的民间传统,紧密结合现代意识,巧妙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其含蓄抽象的图形、郭老寿书法的专一性与罗马字体的外文* * *同构,形成独特、强烈、美观、大方、丰富的校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