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结合实际谈谈小学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摘 要]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英国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信息技术课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革新学生学习方式重要历史使命。所以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利用学科教育教学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处。我们做好了这项工作,无疑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良好 行为习惯 培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研究,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无论是单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对本学科教学的帮助上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下面就结合笔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教学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转变观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潜移默化。 新课程理念指出21世纪的教育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教育儿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否敬业,是否真心关爱每一位学生,都将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 老师在学生们们的心目中是神圣和完美的,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如果老师的影子都是斜的,学生的影子也正不了。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上课时教师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鼓励语“请”、“谢谢”、“你真捧,了不起”,“有进步”;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语言音调丰富自然,经常保持亲切的微笑,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把凳子放整齐。这样,老师在自己的引导示范作用下,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循循善诱下,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慢慢就会形成。 二、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不断强化与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习惯。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 在各科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是最有魅力,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之一,它具有两面性,一是具有开放性,二是最具有严格的要求,既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学生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兴奋激动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既本学科的弊端,也正是优势所在。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进行利用,就可心将信息技术课变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理想场所。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对以下这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抛砖引玉,以供探讨。 1、爱护卫生的良好健康卫生行为习惯。 微机室的卫生要求是很高的,要求学生每次上课前穿上防尘鞋套,不能随扔纸屑垃圾,更不吃零食,下课时自觉清理自己周围的垃圾纸屑,并放到纸屑箱。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计算机的维护基本知识,使他们知道不讲卫生对电脑的伤害,引申到学生在公***场合,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自觉爱护公***卫生的良好习惯。 2、自觉维护公***秩序的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 为保证机器设备的安全,进入微机室时要求:在教室门口自觉排好队,在班干部的组织下依次安静地进入微机室,来到自己的座位号座下,静息!下课时也要求每个小组按队列依次离开微机室。培养学生在公***场合自学遵守秩序的习惯如上、下公交车等。 3、爱护公物的良好社会品德行为习惯。 计算机是精密且贵重的教学设备,应该树立人人爱护的好习惯。学生在分配座位后,电脑也分配给了每个小组,这堂课这台电脑其附属设施的安全及管理就落到他们的头上,学生身上有了责任感,自然就会对公物爱护有佳。当有同学想破坏他管理的设备时,他们肯定是不同意的,当然自己就更不会破坏他了。另外,教室里的风扇门窗什么的,都指定给相映的小组管理,这样,在保证微机室设备设施完好的前提下也逐步让学生树立对公***财物珍惜爱护的良好习惯。 4、尊重他人的良好个人修养行为习惯。 在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不打断别人,有异议举手发言。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道德修养。如在谈到如何打开Word进行汉字处理时,王林同学说:开始——程序——Microsfot office — Microsfot office 2003word 。“非常捧,还有其它方法吗?” 许多同学跃跃欲试举手,“让我们先听听王林同学说好吗?” 大家眼光齐刷恻地投向了王林:“我不知道了……”,“你请一个同学来帮助你,好吗?” …… “王林你不感谢帮助你的同学吗?”“谢谢你的帮助!”。这样轻轻的几句话提示同学们在别你回答问题时要尊重别人,不要轻易打断别人。在尊重同学的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5、认真听讲的良好课堂行为习惯。 6、积极主动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信息技术学科的实用性很强,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调动他们的思维,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身边遇到的问题。在体现信息技术课优势的同时也激发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7、学会与别人配合的良好人际关系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的学习方式。是通过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同协作完成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小组***同动脑,***同劳动获得成功,***享成果,***同体验成功的快感。他们在小组愉快的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就建立起与人合作的良好人际交往习惯。 8、帮助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并恰当地利用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能力的差异是较其它学科最明显的,在分层教学中,对于操作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小教师。主动去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在提高他们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快乐。培养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也让自己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9、虚心学习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树立“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在信息技术课中,语数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不一定比他们差的同学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营造出平等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向操作熟练的同学虚心请教,让操作熟练的学生既让自己得以进步,也成就了文科成绩平平的同学的成功体验。 10、勤于动手的良好动手操作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中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的操作,才能让知识掌握更牢固。故而要培养学生敢动手,勤动手,从而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 11、勇于探索的良好创新行为习惯。 信息技术课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探究的道路,要把学生引入浩瀚知识的海洋,还得使他们懂得,只有自己大胆的投入到探索中才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从而让学生树立创新意思,培养创新能力。 12、文明负责的良好信息素养习惯。 学生使用的电脑属于公***电脑,未免有他人保存的私人文件、图片等,这样就要求学生要有一种信息伦理道德观念,不乱用别人帐号,无故乱建、乱删文件,乱发电子邮件及虚假的信息。特别在接受和传播信息时,对社会和他人要有高度责任感,不作和传播淫秽信息以及计算机病毒,尊重知识产权,养成良好文明负责的电脑使用行为习惯。 13、提高警惕的防范意识习惯 在网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的有虚假和不健康信息,要用自己眼睛去辩别,用头脑去思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网上交友,不要随意透露真实身份,包括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帐号密码,家庭收入等,不要与网上认识的朋友去会面,特别是父母不在家,不允许网上朋友在家会面,以免出现意外。让学生树立一定的防范意识的良好习惯。 三、让习惯成为习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习惯的习惯,另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良好的习惯也需要家庭教育来培养和巩固。如果学生在校有好习惯而离开学校就不加以巩固,就会前功尽弃。当学生不在学校的时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也丝毫不能松懈。例如:学生在家用电脑游戏,上网学习时,家长要注意监督,在时间和内容上要有限制,做到健康文明的上网。用完后要正常关机关电源,放好鼠标和键盘,电脑桌做好清理,保持其整洁。另外,在课外时间中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正确引导学习的方向。如:我的环保网站、我是文明使者等,让学生去拍照,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德和习惯。 “有好习惯,才有好人生”。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活动,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要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开拓进取,不断探究,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广博的爱心,不断去寻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更好方法,相信定会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