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复制“中国制造”经济奇迹需要什么?
如果东南亚只有一个突出的越南,不符合地区平衡和稳定。其实印尼潜力大,人口多,国土面积大。如果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开放政策足够,国内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为该国的工业提供大量动力,并吸引大量国际资本。
中国人的特点:勤劳。中国人的追求:只要肯吃苦,生活只会越来越好。中国人最鄙视懒人,骨子里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看着中国人漂洋过海,进入南亚,大部分都能安定下来,或小康或富裕。当地人吃饱喝足了就不动了,往往对富人和勤快者恨之入骨。近几十年来,类似越南、印尼的排华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华人找到了其他谋生之道。当地的土著人民无法提供一个制造国应该提供的大量合格的产业工人。
我觉得也许可以复制。中国只有改革才能高速发展吗?内因固然重要,但外因才是量变到质变的基础,即开放是最关键的因素。大量外资的注入给这只东方睡狮打了一针强心剂,大量的基础红利给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此,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如果东南亚国家有和平的内外政治环境,复制中国的经济模式不是梦。
中国是德国学习型国家,培养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层层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但是,即使是最底层的中专学生,也有一个合适的高中毕业证,有一技之长的高中毕业证。在东南亚和南亚,也许他们的商科教育还不错,但是民众的基础教育就差很多了。
没有压力,没有高房价,没有教育压力,医疗免费,车不贵,结婚礼金少。国家虽小,人口也没那么多,所以人只是生活,而我们只是生存。努力生活,但可以享受生活。你让活着的人和活着的人一样吗?他们什么都能学,但永远学不会中国人的逻辑思维。
美国的情况怎么样?技术不通,进口也不通。但是,只要通过其他渠道看到外观,就能找到制造原理,另辟蹊径,为你制造。而且需要在不侵犯其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在美国做得更好。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汉文化。我们有这样一个习惯,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几乎无穷无尽的表达。外国人,包括美国人和欧洲人,当然还有东南亚人,都是儿科医生,所以没有宽泛的思维方式。所以,他们只是文化基础和我们不同而已。对不对?
很多人列举了东南亚国家发展经济所缺失的一系列条件,但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条:中国式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缺失,使得无法形成稳定而长期的发展规划、一致的改革进程和自我清洗、自我强化的领导团队。没有上述条件,经济发展就会屡屡受挫,难以顺利推进。
即使是一个服装厂也需要机械、电力和运输。服装厂需要缝纫机,稳定的电力供应,便利的交通。所以不是所有国家都能靠服装和纺织品发财。越南的服装厂要从中国进口很多辅料,比如纽扣,内衬皮筋的蕾丝,所以那里的服装厂其实就是一个组装厂,利润很低。如果不是廉价的劳动力,不可能建立一个服装厂。
最大的原因是中国抓住了机会。第一,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第二,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让中国工人自律高效。第三,中国体制单一高效,产业布局清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第四,最重要的是近几十年的高科技产业高峰,中国抓住了这个机会。至于基础设施,它的土地深度没有中国那么深,所以要求没有那么高。
中国还是要想办法留下来。我们有几个亿的劳动力,不仅仅依靠一些高科技和先进的服务业。通过降低土地和厂房的租金,降低税收,降低水电成本,可以抵消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让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污染重的除外)在产业链配套和技术工人还有些优势的情况下离开。否则一旦东南亚成型,我们的比较优势就不存在了。要有紧迫感,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我们现在的建筑行业规模很大,不可能长期保持这个量。现在上下游的从业人数也非常多。所以中国也要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文化决定了西方只有英国和德国能吃苦耐劳,所以英德体系的国家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东方是东亚儒家圈!越南是有希望的,但是盲目学习西方会拖你的后腿!其他民族基本没救了,这就是现实,这不是歧视!
缺少的是。国内销售。全世界都来中国投资,成立公司。很多产品和服务都是中国人做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人自己消化的。供销都在中国,只有外资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做出来的产品销往国外。中国不仅因为人口多解决了生产问题,还解决了营销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因素,与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关,但都是次要的。仔细观察东南亚国家的财富,往往与华人比例有关。华人比例越高,越富裕。
建国前30年打下的基础:1,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是装备等重工业的产学研体系。2.工业化素质的人口,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教育、医疗都是名列前茅的。3.工业化基础设施。工程兵的建设覆盖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再加一个4,自主构建的工业化基石,更感人,自卫反击战,金融战,政治战,独立而不是跪求安定和平。
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激励了一大批人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奋斗,教育全体人民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放弃个人利益,使国家的伟大建设得以顺利快速进行;从小的方面来说,中国人普遍具有为家庭努力工作的精神。父母为子女和孙辈努力工作,不求回报。其他国家的人也有,但没有中国人普遍。这两个方面是中国人的特点,尤其是第一点,其他国家是学不来的。
主要区别是福利。其他国家的人不工作是国家供养的,而中国的人不工作会死。所以外国人比较松懈,中国人要努力。所以中国的人可以创造奇迹,但是外媒评论说,中国的人是活着的最没有意义的人,工作还是工作。中国的发展也是渐进的。
过去,我们不能做这个或那个。一个国家总要重点发展某些产业,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比如前几年中国的摄像设备和汽车主要靠进口,其他很多高科技设备还是以进口为主。东南亚其他国家国土面积小,相对资源缺乏,劳动力少,依靠自身优势发展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