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抓创新就是抓创新?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
2021年,我国着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率,优化各类创新平台协同布局,加快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祖冲之二”、“九章二”实现量子优势,“田文一号”开启火星之旅,“xi河”实现太阳探测零突破,“神舟十三号”与“天河”核心舱成功对接,“海都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科技力量协同,既补齐了短板,加快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又构筑了优势,加强了无尽的前沿探索。
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创新不问出处。在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中,企业既是提问者,又是回答者和评审者。
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决策。2021批准的860多个国家重点R&D计划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多个,占79%。企业是科研开发的投入主体。在全社会R&D投资中,76%是企业投资。
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得到孵化和扶持茁壮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2.8万。全国各类科技创业孵化载体总数超过654.38+0.5万,服务初创科技企业和团队70万家。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改善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中国发展新动能不断增长,创新生态圈逐渐繁荣。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10强。
重大科技专项有力支持移动通信、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如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实施以来,2008年以前我国批准的新药只有5个,现在已经达到75个。
国家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国家高新区以0.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约13%的GDP . "据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介绍,经初步核算,2021年国家高新区169年营业收入预计超过4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
制度创新带来新变化。
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推进制度创新,才能真正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入重点。
创新发展为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为集聚战略科技力量,我国不断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揭示清单、牵头负责”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部署实施了“十四五”第一批R&D重点计划87项“清单”任务;
为鼓励基础研究,我国建立了贯穿科研活动全链条的政策体系,自由探索,目标导向“两条腿走路”。2021年,基础研究投入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09%。
为鼓励科研人员向R&D集中,中国优化了科研学术环境,在50多个地方和单位开展了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
改革还深入到企业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收入分配制度、人才引进和培训制度等各个方面。各种制度创新,就是要激活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创新发展,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改革创新在“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领域频频上演,积累了不少,降低了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制度门槛。这些创新有的来自草根发明创造,急市场主体之所急,想市场主体之所想,针对痛点打“靶向药”。
2月21日,个体户梁在郑州市金水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首张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这部手机里的营业执照,也意味着河南省个体工商户登记正式进入“零开会、零跑腿、零干预、零收费”的新阶段。
上海的“营业员”政务服务,河南省漯河市的“市长专利奖”,江苏等地的“初犯不罚”、“小错不罚”...各地各部门都在想办法给管理做减法,给企业加便利,换来市场主体在生成中的活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和地方各级523项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建立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无许可。五年来,企业平均启动时间从22.9天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最短只需半天,实现了“一次不用跑,半天就办好”。
这些创新有的来自于法律法规的突破和完善,将基层的探索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为创新创业者赋能。
2021年8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条例》,及时将2013年至今行之有效的商事制度改革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上海自贸试验区启动的“证照分离”改革也于2021在全国推行,实现了改革全覆盖,加大了自贸试验区试点力度。2021年7月至年底,“证照分离”改革惠及企业134.6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的28.1%。
为了维护和优化高效、有序、统一、安全的超大规模市场,国务院还发布了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方面发力,优化线上线下竞争生态,加强一体化监管制度设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为企业营造公平健康的环境。
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一系列组合拳的保护下,中国经济不仅企稳,而且在以数字产业、智能产业、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形态中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21年,全国“四新经济”新设企业383.8万户,同比增长15.8%,占新设企业总数的42.5%。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奋进新征程,创新发展更有希望!(记者佘慧敏闫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