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

应收账款政策是指企业为计划和控制应收账款而制定的基本的原则性行为准则,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企业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应收账款政策和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应收账款水平的主要因素。经济环境是企业难以控制和预测的,但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应收账款政策来控制应收账款的水平和质量。最佳的信用政策和最佳的应收账款水平取决于企业自身独特的经营状况。

1.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是什么?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款政策。信用政策分析与决策的基本原理是将信用政策的实施或信用政策的改变所导致的销售收入的增加与应收账款成本的增加进行比较,选择能够增加公司收入的信用政策方案。

1.信贷标准和信贷条件

信用标准是指客户获得公司的交易信用应具备的条件。如果客户达不到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或少享受公司的信用,公司信用标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信用条款是指公司要求客户支付信用销售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2.备选信贷条件的分析和决策

公司给予符合不同信用标准的客户不同的信用条款。公司向客户提供授信并规定相应的授信条件后,随着公司生产经营、竞争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需要对授信条件中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对变更条件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审慎评估和决策。

法律依据

动产统一登记及权利保障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是指应收账款债权人因提供一定的商品、服务或设施而向应收账款债务人要求付款的权利,以及依法享有的其他付款请求权,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付款请求权。

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包括以下权利:

(一)买卖、租赁产生的债权,包括货物买卖、水、电、气、暖供应、知识产权许可使用、动产或不动产租赁等。;

(二)提供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或者劳务产生的债权;

(三)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的受益权;

(四)因提供贷款或者其他信贷活动产生的债权;

(五)基于合同的其他具有货币支付内容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