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给文成公主带了什么嫁妆?

出现在嫁妆清单中:“释迦牟尼佛像,珍宝,玉书柜,经典三百六十卷。再加上各种金玉饰品。”我们还赠送了各种烹饪食品,各种图案的锦被,300种占卜经典,60种辨别善恶,建筑和技术的书籍,65,438+000种治疗处方,4种医学书籍,5种诊断方法,6种医疗器械...我们还携带了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

按说以上物品都有严格的知识产权。比如西汉公主嫁给匈奴时,禁止携带蚕种、丝绸、瓷器等器物。即使在唐朝,瓷器和丝绸的生产技术也是官方垄断的。偏偏文成公主能被大量抬到青藏高原,这本身就是朝廷的宠爱和信任。

生活安定下来后,文成公主带来的汉族乐师开始履行职责。他们非常努力地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宫最流行的音乐。音乐舒缓优美,让松赞干布仿佛闻到了仙音。他对乐师和音乐赞不绝口,选拔了一批有聪明资质的少男少女向汉族乐师学习,使汉族音乐逐渐传遍吐蕃全境,流入吐蕃人心中。

后来文士也开始工作了。他们帮助整理了吐蕃的相关文献,记录了松赞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使吐蕃政治走出原始,走向正常化。松赞干布欣喜的同时,命令大臣贵族诚心拜文士为师,学习汉文化,研究他们带来的诗书。他还把一批贵族子弟千里送到长安,进入唐朝各国,学习诗词书籍,把汉族的文化带回吐蕃。

文成公主把农业技术人员带到吐蕃,把从中原带来的粮食种子播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灌溉、施肥、除草。收获的季节来了,庄稼的健壮和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由于当时吐蕃人也种植了一些青稞、荞麦等作物,但由于管理不善,往往只种不种,所以产量极低。他们不得不佩服汉族农业技术人员高超的种植技术。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启发下,农业技术人员开始有计划地向吐蕃人传授农业技术,使他们在游牧的同时收获大量粮食。尤其是在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他们之后,吐蕃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这种技术是跨时代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