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哥自贸协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利用?

一篇新闻报道或许能权威地回答你的问题: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谈如何用好中哥自贸协定?

中国-哥斯达黎加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与中美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救济、知识产权与合作。中哥自贸协定谈判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启动的,中哥自贸协定签署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显示了中哥两国克服困难、深化经贸关系、携手实现互利共赢的决心和信心。中哥自贸协定的实施也将进一步巩固双方经贸合作,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给双方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1.双方企业和消费者都受益匪浅。

中哥自贸协定是一项互利互惠的贸易安排,为具有各自优势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对方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从8月1开始,中国和哥伦比亚将共同进入“零关税时代”。双方60%以上的产品将立即享受零关税待遇,约30%的产品将在5-15年内逐步享受零关税待遇。在服务贸易方面,双方也将进一步相互开放。中哥自贸协定将对促进中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将给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具体而言,实施自由贸易协定将带来以下好处:

在货物贸易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从8月1起,中国将对哥伦比亚5200多项产品免税,占中国税目总数的65.5%。2010年,这些免税产品的进口额将占中国自哥伦比亚进口额的90%左右。同时,哥伦比亚还将给予4100多个税目的中国产品零关税待遇,占哥伦比亚税目总数的62.9%。2010年,这些免税产品的出口约占中国对哥伦比亚出口的60%。

通过相互减税,两国的产品在对方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同时,这些产品在进入对方市场时可以享受通关和检验检疫方面的便利。中国企业将能够利用中哥自贸协定扩大对哥斯达黎加和中美洲市场的出口,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中国的纺织原料及制品、轻工、机械、电气设备、蔬菜、水果、汽车、化工、生皮和皮革等众多产品进入哥伦比亚市场将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将能够以更优惠的条件从哥伦比亚获得各种原材料,如皮革、饲料用鱼粉、铝矾土、铁矿石和煤矿。对于双方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自贸协定将使每个人都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来自外国的消费品。比如,中国苹果汁未来可以零关税进入哥伦比亚市场,无需缴纳15%的关税。另一个例子是,哥斯达黎加享有世界闻名的咖啡质量。协定实施后,中国咖啡进口关税将在10年内降为零,中国咖啡爱好者将能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高品质咖啡。

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哥在自贸协定中进一步相互开放服务市场,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这将为双方服务贸易提供者搭建新的合作平台,创造更加稳定和开放的贸易环境。从8月1开始,中国将在电信服务、商业服务、建筑、房地产、分销、教育、环境、计算机、旅游服务等领域获得优于哥伦比亚在世贸组织承诺的市场准入机会和国民待遇。这些待遇也是哥伦比亚给予其他外国投资者的待遇中最高的。比如旅游服务,哥伦比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哥伦比亚的主要产业之一。每年前往哥伦比亚旅游的欧美人挤满了哥伦比亚首都机场,哥伦比亚旅游市场一片繁荣。在导游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中,中国承诺不会有任何限制,这意味着来自哥伦比亚的企业可以进入哥伦比亚提供导游服务,分享这块蛋糕。与此同时,中国在计算机服务、房地产、市场研究、翻译和口译、体育等部门给予哥伦比亚比世贸组织承诺的更好的待遇。

此外,双方还同意在出口促进、招商引资、科技、中小企业、农业、文化、体育、减灾和竞争政策等领域开展合作,并将加强在教育、卫生、传统医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二。企业用好自贸区优惠措施的建议

该负责人就中国企业如何充分利用中哥自贸区优惠政策提出以下建议和技巧:

(一)各类企业要树立主动意识,研究透彻中哥自贸区优惠政策。进出口企业能够主动了解和掌握中哥两国产品关税减让的范围和幅度,充分利用自贸协定带来的好处;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贸区有关规定,适当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正确生产和销售,充分享受自贸区优惠待遇;从事服务贸易和投资的企业和个人可以研究自贸协定中双方关于服务贸易的承诺和规定,用好优惠政策,利用自贸协定“引进来”和“走出去”。

(2)企业要充分利用中哥自贸协定在营销等环节的优惠措施。比如,在与外商谈判时,要注意利用优惠待遇获取利益,把降低关税作为赢得主动的筹码,分享减免关税的好处,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收益。在出口业务中,注意积极向相关机构申请中哥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并告知进口商,由进口商提交给哥伦比亚海关;在进口业务中,注意提醒出口商提供优惠的原产地证明,进口海关享受优惠关税,降低进口产品成本。

(3)企业应利用中哥自贸区解决贸易争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贸协定第14章详细规定了中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争端解决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