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命运的主人——读《三位一体:英特尔的传奇》
事实证明我错了,没错:
-我的记忆力一定有问题。放下来就忘了大概是太科技了,满满的各种芯片型号,半导体工艺之类的;但是
——我真的改变了想法,沉迷阅读近1小时。那是跌宕起伏,不同人的人生,追求,自我定位和突破,让人受益匪浅;特别
——我看了吴甘沙的《指南》第四部:做命运的主人,感觉得写点什么。
首先,吴甘沙的文笔也很好,故事的开头就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场景:
——一方面,凯旋的英特尔通过广告宣布胜利:“新时代的诞生”写在旭日东升的背景上。
而这带来的是另一个巨人摩托罗拉的觉醒,反击帝国。
这里巧妙地指出,巨头的竞争策略都是一样的:
正如许多大公司擅长做的那样,它让英特尔引领潮流——创新下一代处理器的设计,清除技术壁垒,花钱培育市场,让客户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新芯片。
然后什么兵临城下,直接推翻你所有的优势,甚至推翻桌子。
英特尔呢?一开始我并不这么认为,但这激发了格罗夫的斗志,让他在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把自己锻造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屠龙道——格罗夫为什么能?
他的哲学从来不允许只为生存而竞争,他会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这场胜利上。
是的,就像格罗夫自己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那么,他是怎么打败帝国的呢?“粉碎行动”;这背后是一个深刻的见解:
客户期待的不是最强大的微处理器。技术规格和软件友好性是次要的。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个解决方案。英特尔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用户已经大量接受的一揽子芯片、设计和仿真工具、系统级基准,以及公司的整体优势——声誉、血统、客户影响力和未来产品的兼容性。
熟悉吗?试以曾鸣教授的“点线面”来理解:
——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只站在“点”的立场上,思考如何解决“点”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在于“线”甚至“面”;
-在行业大变革时期,通过整合一个套餐,解决“线”的问题,更有竞争优势;因为
-你的客户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他们需要快速的产品落地和上市;因为
-领先对手可能是生死之交-别忘了,“行业巨变”的前提。
粉碎操作的效果如何?
粉碎行动是英特尔历史上第一次团战。这家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第一次发现了营销和品牌的价值。
一位前摩托罗拉高管哀叹道,英特尔花了7天时间才制定出一个毁灭性的计划,而摩托罗拉甚至不能在7天内组织一次会议。
以下是一些启发:
——商业社会,最终还是要思考解决商业问题,哪怕技术是一个公司的根本;
-小公司需要敏捷性、决心和执行力——而不仅仅是梦想——来超越大公司。
这是十多年后的事了。在经历了各种风波和争斗之后,英特尔不断凤凰涅槃,格罗夫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取代了摩尔和诺伊斯成为英特尔真正的决策者。这里对格罗夫的描写特别精彩。对于格罗夫在这种“三位一体”关系中的执着,以及他对自己定位的不断寻找和发展,下面这句话尤其令人难忘:
他被摩尔的魅力所感染,跟随他来到了英特尔。
他因嫉妒和屈服于诺伊斯而饱受折磨,但仍固执地寻求他在英特尔的职位。
彼得·德鲁克把他对CEO的期望描述为“一个局外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实干家。”这个观点让格罗夫很向往:诺伊斯是外交先生,摩尔是思想先生,自己是行动先生。
看到了吗?即使卓悦像格罗夫一样,也要让强者围绕在自己身边,不断怀疑、痛苦、屈服、抗争,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塑造自己。在我看来,在跨越生死线的过程中,行动先生可能更重要。是他让英特尔在15的战争中屹立不倒——不断冒险并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这种非凡的执行力:
秘诀就是犯错,承认错误,学习,把所有筹码都押上甚至翻倍,从错误中恢复,变得更强。
我想格罗夫一定也有非常强的反思能力;退出内存芯片的著名桥段,我们可以再重复一遍——背景是内存芯片业务一直在失血:
从1984美元到1985年的163亿美元,再到1986年的126亿美元,格罗夫的心在煎熬,或许他们拒绝行动的真正原因是骄傲。他们不想承认公司的核心业务在他们的领导下已经崩溃,以失败面对股东和公众。格罗夫问摩尔,“如果我们被踢出去,董事会带来一个新的CEO,你认为他会怎么做?”摩尔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会让我们退出内存业务。”格罗夫茫然地盯着他,然后问道:“为什么你和我不能走出这扇门,回来自己做呢?”
壮士断腕的决心不是人人都有的;而且要知道,英特尔可以诞生为内存公司,这涉及到一个公司和那么多人的自我定义;退出这种生意,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承认自己的失败,放下自己的骄傲——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win-tel联盟所向披靡,控制了整个PC时代。
另外,看了这本指南,我也对吴甘沙的前辈们产生了兴趣:难怪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最终都离开了英特尔,创办了自动驾驶公司时宇科技。然后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是创业邦10.25438+0对他的专访,里面也谈到了他接受《三位一体》作者迈克尔?马龙的动机:
一、资深科技作家迈克尔?马龙是英特尔的客人。他在演讲中告诉英特尔员工,如果过于谨慎,他们就会失败。后来在一次英特尔高层领导培训中,培训师说“做领导就是设计一个没有人敢赌的不可预知的未来”。
吴甘沙在16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英特尔的有序生涯。“我发现我未来10年的路可以看得很清楚,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是死亡的视角。你能想象吗?”
然后他创立了时宇科技公司。同采访中提到,时宇科技已经占据了国内无人物流市场70%的份额;而他对自动驾驶道路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最后,我想,像英特尔这样的故事,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走出体制,背叛大公司,开辟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这种故事,就像千千万万个英雄中的英雄故事,不断传承发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参考资料:
三一,英特尔传奇
《创业》采访了时宇科技CEO吴甘沙:伟大的公司都是冬天的孩子,自动驾驶还需要两到五年才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