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人生经历
1981年,这个出身教师家庭的女孩一鸣惊人。15岁,她进入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知识象牙塔——电子科技大学。在那里,她选择了一个当时国人并不熟悉,但非常“时尚”的计算机专业。人们常说“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事实上,黄金一直在为这一时刻做准备。她初中二年级跳了两级,直接上了高中二年级。在未来的日子里,黄金已经做好了准备。从1992开始,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孩结束了学校生活,正式进入美国硅谷,成为潮流引领者。她选择了一家从事集成电路CAD的软件公司——Avant!并成为公司的创始工程师之一。加入来自黄金的AVANT!到最后,公司从十几个人发展成为拥有近2400人的大型企业,成为当时世界第三大公司。在那里,她做过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高级主管。
事业的成功引发了黄金的另一种思考:他经历了一个高科技企业从创业、并购到上市的全过程,熟悉一个企业的技术积累、产品创新、市场培育、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以他自己的实力和天赋,该不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1998,黄金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在硅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安博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发和电子商务的运营。
硅谷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创业者的天堂,因为这里成功的创业者少,失败者多。虽然黄金学识渊博,有事业心,但了解她的人都担心她能否在激流中站稳脚跟。
然而,也许是她干练、随和、富有魅力的性格,在她周围迅速聚集了一批掌握高科技的留学生,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技术方面的杰出人才,华尔街的著名律师,美国名牌大学的MBA,美国注册会计师。她的事业就是由此起步,慢慢成长起来的。
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中国、香港、台湾省、新加坡、美国等许多风险投资公司也开始支持黄金。
一家美国媒体采访了安珀,试图找到黄金成功的秘密。“黄经理尊重每一个人,和她相处愉快!”公司所有员工都这么说。
在美国,黄金开始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公司,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她经常在假期和丈夫四处旅游,从事滑雪、钓鱼、攀岩等体育活动。她还写了一部20万字的小说《硅谷之梦》,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慢慢地,除了丈夫,她的母亲、哥哥和姐姐也来到了美国。黄金和他的家人在这里享受天伦之乐...
人生第二程,人生再转。
1998,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和教育部国际司联合组织了首个硅谷“留美企业家合作考察团”15人回国考察。作为代表团团长,黄金与代表团成员一起访问了北京、上海、江苏、辽宁等地。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热烈欢迎。这次访问,让在海外打拼了8年的黄金,对正在实施改革开放的祖国有了第一次感性认识:祖国在发展,在强大,但也需要人才。
65438-0999,三藩市总领事馆和教育部国际司再次组织了25人的硅谷“赴美留学企业家合作代表团”,黄金再次参加并担任团长。
“每次回国后来到美国,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向亲朋好友讲述祖国的巨大变化。我把我的感受传达给了更多的人。”黄金说。
然而,黄金却常常陷入沉思:回国创业无异于放弃在国外舒适平静的生活,但回国创业可以干一番大事业,进一步体现人生价值。所以,她正在酝酿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99 10,黄金作为数十万海外留学生的代表之一,在国庆50周年之际回国参加庆典。当游行队伍从她眼前经过时,站在观礼台上的黄金真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一刻,黄金被感动了,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征服了。她知道这是她奋斗过的地方。就这样,黄金下定决心把未来事业的重心转移到中国。后来,黄金开始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飞行,不断扭转时差。
在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帮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黄金在北京望京科技创业园注册了北京安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在苏州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注册了苏州安博软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远程教育软件开发。
到目前为止,她在苏州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60多人的远程教育软件平台和教育内容供应商。同时,我们也利用位于硅谷的总部优势,接受国外订单,将国外的管理模式和软件设计规范应用到具体项目中,希望培养一批适合商业软件的国际化人才。北京的公司已经是一家中型公司,研发团队80多人。
“在我看来,选择回国创业,不仅仅是看好中国的人才、市场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民族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国家的经济通过我们留学生的努力取得了更大的进步,这种成就感是不可替代的。”黄金说。
人生的第三步,教育支撑着希望
教育是一项巨大的投资,黄金回国后选择了教育。“这是我回报祖国的最好方式。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远程教育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在很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远程教育对中国来说更为迫切:由于地区间差异明显,无论是经济还是知识传播都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很难实现人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远程教育无疑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这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黄金坦率地说。
其实,黄金关注教育,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教育有机会赶上市场经济的潮流,真正滚动发展,让教育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教师富起来。
“可能因为我的父母,包括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教师,所以我对这个行业很有感情。真的希望所有老师都过得好。”黄金的真诚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黄金安博软件公司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享受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互动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开放式现代在线教育平台的设想,随后陆续推出在线教育平台产品,并于2002年6月5438+10月通过了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中心组织的专家鉴定。包括原教育部副部长禹卫在内的专家组评价“安博在线教育平台”填补了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的空白,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主要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系统,建议在各级学校和行业培训中推广。
目前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河北省政府、天津市教委等政府机关和企业。甘肃等西部偏远地区的许多学校也使用了AMB的软件教育平台产品。黄金和她的安博信息集团正以实际行动一步步推动着中国在线远程教育的发展。
人生第四课,速度验证大智慧
远程教育已初见成效,黄金在软件产业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众所周知,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国国内市场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仍极为匮乏。有资料显示,中国入世后的5年内,每年至少需要4万名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工程硕士。这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纵观世界IT产业发展现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占据了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以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第二军在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发展迅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比如印度的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业发展很快,水平远高于中国,而且差距在逐渐加大。一个连地铁、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驰骋在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上,黄金陷入了沉思。
她曾经描述过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美国的软件公司在寻找外包软件人员的时候,发现印度的软件工程师会编写非常标准化的程序,而中国的软件工程师会为同样的需求编写各种各样的程序和软件。
黄金的结论是,我们太缺乏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工程化的体系来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人才。更别说,我国高等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在几年前的计算机技术上徘徊,存在教材陈旧、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高水平师资资源、对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洞察不足等一些现状。她说,与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和基础理论教育相比,软件工程人才在实践技能培养、国际前沿技术的了解和交流、具有国际水准和标准的软件项目开发和运营、软件出口和外包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因此,黄金认为,软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从人才教育和培养入手,必须在我国高校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软件教育产品”的概念。她认为,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的软件硕士更注重理论课程。概念虽然背下来了,但有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插入”。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级程序员,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发展。
黄金倡导的培养模式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前沿,面向行业,快速培养中高级软件人才的全新教育产品解决方案。针对性强,质量保证和监控严格;它的标准化和不断的“扩展和升级”是它的主要特点。其根本目的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加快培养精通国际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熟悉国际开发规范和标准、具有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经验的高级软件项目经理和出口外包人才。
在认真研究软件产业发展和国情的基础上,2000年底,黄金有了进一步的想法:她向教育部提出培养国际化软件工程高级人才,设立软件工程学科,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一套国际化软件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首席教授制度、师资、教材、实践等方面。
教育部高度认可黄金的想法,于2001开始设立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批准设立35所试点软件学院。安博公司率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将这一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付诸实践——在北京和广州联合培养软件工程硕士,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黄金又一次成功了,从国内第一个提出培养国际化软件工程高级人才理念的人,到率先开展国际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作为全国首批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安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1年联合开展了软件工程国际高级人才教育,开了一个好头。黄金培养高级软件人才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和模式正在逐步实施。
“只要你想做,你认为你做对了,你就要坚持下去。没有什么是你做不到的。”带着这个信念,黄金下定决心要做好这件大事。现在,黄金将JD.COM燕郊开发区安博软件园作为基地,打造中国培养高层次软件工程人才的“黄埔军校”。以未来软件学院为主体的软件园已投入前期建设,教学楼、宿舍楼、教师专家公寓、R&D、实训基地等设施将一应俱全。
“这些投资远远不够。我会继续加大投入。”黄金对他的事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