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四变意味着什么?
a、“四个转变”:即从固定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从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从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转变。一是固定管理户改为流程管理。这是改变征管方式的核心。将原有的以户为单位的模式改为单独统一管理税收,取消税收管理员的“户管制”,全面推行“管制”。将涉税事项划分到纳税服务、日常管理、风险应对等不同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流程。各个管理环节和岗位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办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各种管理事项实行调度管理和流程推送,环环相扣,实现流水线作业和监控考核。二是由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除保留减免税、税务行政许可等少数行政审批事项外,还将大幅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税收管理从主要依靠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的转变,也将责任还给纳税人。推进纳税人自主申报,完善包括备案管理、申报管理在内的事中事后管理制度,出台相应管理措施,确保管住管好,防止税收流失。三是从无差别管理到风险管理的转变。重组税收征管业务流程,改革税收管理员的户管制度,变户管为管,通过统一规范的流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行专业化管理。同时,在优化纳税服务的同时,对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情况进行风险分析,进行“税收风险提醒”。四是从经验管理到大数据管理的转变。抓住税收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大数据思维,不断拓展渠道,收集获取纳税人纳税申报和生产经营信息、第三方和互联网涉税信息、跨境税源涉税信息、国际税收信息交换信息,做好涉税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加强数据增值应用,积极推进数据信息税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