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苦尽甘来,吉利的东出方略
如果用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来形容一家中国企业的话,吉利汽车首当其冲。单从盈利能力来衡量,吉利汽车仅用时十年就赢得了这一殊荣。
十年前的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其2009年的营业额为140亿元,纯利润11.8亿元,李书福身家刚过百亿。
十年后的2020年,吉利汽车的年营业额暴涨至974亿元?,净利润也提升到了82.6亿,相比10年前提升了整整7倍,李书福的身家也攀升至近千亿元。
吉利汽车在这十年的变化不能仅用量变来形容,质变才是关键。坐拥世界级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成为戴姆勒的最大股东后,吉利汽车已从偏居一方的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为一家真正从中国走出去的世界级汽车品牌,东出方略尽显。
吉利汽车的十年变迁史常常被人称道,人们也期待着新十年的吉利还能创造哪些惊人之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吉利汽车要如何总结过去的2019,如何规划好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的2020,是展望新十年的关键所在。
2020年销量目标不变
进入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汽车行业深受其影响,众多汽车巨头纷纷下调2020年销量预期,通用和福特在此前已撤掉2020年财务指标。但吉利汽车仍坚持全年141万辆的销量目标不动摇。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安聪慧说道:“吉利长远的规划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对全年的目标充满信心。”
吉利汽车的信心可能来自于2019年财报所展现的深层次的信息。
吉利汽车在3月30日公布的2019财报显示,公司当年的营收为974.01亿元,同比下滑了9%。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销量下降导致。全年净利润也随之下降了35%至81.9亿元,但这是由于2019年整个汽车市场持续不断的价格战、国五切换国六,以及新能源补贴大幅度退坡所带来的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导致的净利润下滑。
好在盈利的质量和向好的趋势还是有保障的。2019年终端销量比2018年取得了1%以上的净上升,由此吉利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6.2%提升到6.5%。单车价格在面临市场严峻挑战下取得了平均销售价格的稳中有升,2019年,吉利10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超39%,7年间翻了10倍,成为吉利主销价格段之一,领克的平均售价也达到了15.6万元。
而且,吉利汽车的盈利状况也在2019年下半迅速向好,2019年上半年利润降幅39%,下半年利润降幅已经是30%左右。现在的情况则更进一步,吉利汽车的零售业绩在今年前两个月经受住了疫情考验,市占率在1月底提升到了7.3%,到2月份再度拔高至7.5%。订单形势也较为乐观,目前吉利还欠着市场4万台以上终端发货的订单。
充足的现金流是保障吉利渡过疫情的支柱。吉利当前的现金储备从2018年的157亿元的现金余额增加到2019年底的193亿人民币,这也说明了吉利汽车的经营质量非常良好,良好的现金储备为吉利应对未来市场各种挑战打下基础。
因而,吉利对于新平台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从不吝惜。2019年吉利的研发投入总额是54亿元,占收入比例5.6%。稳定在吉利最近五年5%-6%的研发收入比区间内。吉利的研发投入主要用在平台技术、新车型的开发以及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享化的“新四化”领域里。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说:“吉利的研发投入和其他的伙伴相比,我们在中国汽车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和国际车企的研发投入的比例相适当。”
2020年新产品阵容
吉利今年将有六款全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吉利ICON、豪越、Preface、领克05、06、几何C,以及多款改款车型,三款吉利品牌,两款领克品牌,以及一款几何品牌。六款全新车型瞄准全新的细分市场,弥补吉利现有车型的空白市场。比如,豪越的大SUV?7座车型可以为吉利拓展新市场,Preface将介于现有的博瑞和帝豪之间的轿车。安聪慧说:“这六款车型对全年的销量有巨大的帮助,对企业来讲,一年发布六款全新车型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时,随着六款新车型的相继投产,也将对吉利现有的产能进行优化,提高产能利用率。吉利的计划是,六款全新车型中的三款车型将在现有工厂生产,工厂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对成本降低起到很好的作用。
而且,吉利多平台和多品牌的协同效应将会在2020年得到体现。吉利和沃尔沃的协同效应会加快吉利在技术进步、品牌提升、技术水平提升等各方面的进步。比如,?吉利将会和宝腾、路特斯充分利用协同效应降成本和快速布局细分市场,沃尔沃和领克***享的CMA平台,吉利也在使用,领克、沃尔沃以及smart会***用PMA电动车架构。
总体来看,在BMA、CMA、SPA及PMA四大全球化基础模块架构协同效应的推动下,吉利控股旗下的各品牌会充分协同,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提高产能利用率。
李东辉说,面对新冠疫情的当下挑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吉利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现金流,管控好投资,管控好成本。2019年吉利在工厂建设、研发等领域一***投入76亿,预计2020年会降到68亿。
将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
安聪慧说,在疫情期间,吉利汽车做到了目前不裁员,不减薪,不延期支付员工的薪酬。吉利要通过内部的组织变革,员工效能的提升,以及全新项目的布局合理地使用员工。
账面上稳定的现金流让吉利应对疫情的挑战有了充足的底气,吉利在疫情期间展现了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和社会公民的好形象。在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之后,吉利的财务部门和资金部门迅速和经销商以及为经销商提供融资的银行保持紧密的工作联系,为经销商的票据到期兑付问题和银行取得了非常迅速的***识,无论是为经销商争取银行一定额度的支持、票据到期迅速提供新额度、以及票据的展期,都获得了银行大力支持。
同时,吉利及时地梳理供应商方面的风险,对一些有资金困难的供应商甚至提前支付资金,支持供应商的稳定运营。
得益于此,3月2日,吉利浙江省内331家供应商已全部复工生产;3月5日,全国除湖北省供应商全部实现复工。目前,湖北省内***计150家供应商全部完成复工批复,产出稳步爬升。
吉利经销商和终端销售系统已基本完成复工。在做好疫情防控和用户售后保障工作同时,吉利推出多项经销商关爱政策(松绑销售指标、贴息支持、取消相关考核等),确保经销商体系稳定。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为用户提供购车和服务的便捷,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截至3月29日,吉利汽车经销商复工率98.4%,领克汽车经销商复工率90.2%,几何汽车经销商复工率97.08%。
而面对海外疫情的集中爆发,吉利已于2月23日,对23个国家疫区177家供应商展开全面排查,并根据各国家疫情严重度分级管控,各个零部件由专人负责,评估风险等级,排查影响的具体时间,紧急安排后续订单前提拉动,压缩国际物流周期,对海外供应风险形成动态管理。同时,吉利正在梳理针对进口供应商的相关政策和资源问题项,寻求解决国际供应链面临的风险。
疫情期间吉利的研发进度也没拉下,甚至将沃尔沃在瑞典的研发项目搬到了国内。领克赴欧洲的上市计划也没有受到影响,吉利依然按照原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将领克汽车卖到欧洲市场。
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堪称独一无二
3月28日是吉利收购沃尔沃十周年的大日子。当此时刻,吉利和沃尔沃已在一个月前选择将对方的手握地更紧一些,双方选择用业务合并的方式一同迈进资本市场,从而催生了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合并案例。在昨日的业绩沟通会上,吉利对于和沃尔沃的合并意义给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
首先,吉利和沃尔沃的业务合并是顺势而为、应势而为。合并之后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成为真正的科技公司,吉利汽车要想在自动驾驶等新领域里成为全球性引领企业,必须要通过合并才能达到。合并后的沃尔沃和吉利将拥有高端到入门端四个档次且分列清晰的电动汽车品牌,极星、沃尔沃、领克、吉利、几何四大品牌,这些电动车品牌层次划分和品牌划分非常清晰。
其次,合并后的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大幅度提升研发能力,加快研发速度,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双方将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化能力。单就吉利汽车而言,品牌提升迫在眉睫,而通过和沃尔沃的合并,吉利肯定在这一方面得到帮助。而且,合并将有助于突破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无形封锁,更好地在全球范围招揽人才,合并之后,吉利和沃尔沃将真正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目前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中国公司近乎为零。
再次,合并将快速建立产业生态链,降低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风险,这方面都有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并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试想,如果沃尔沃一旦单独上市之后,因为面临着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问题,吉利和沃尔沃需要建立非常严格的上市公司防火墙,对于处在上升势头的两家公司来讲都会遇到自身发展的瓶颈和未来可能的天花板。所以,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是一个顺势而为,应势而为的合并,而且在世界上一定是独一无二的。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CEO、执行董事桂生悦说:“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过程将严格依法合规,务求公正透明。从2月11日发布公告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对合并要求的所有顾问的聘请,在顾问们的***同努力下,我们正在研究合并的具体计划,一旦成型,我们会及时地对外公布。”
李书福执掌下的吉利和沃尔沃,能否实现万千中国人翘首以盼的汽车强国梦?也许答案就在新十年的某个时间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