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1调查中国如何反击?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中方的立场是对美方232调查的回应,而不是对美方301调查的回应。美方301调查尚未公布对华加征关税产品清单。如果美方最终宣布,中国将以同样的规模、同样的金额、同样的力度坚决回击。
崔天凯:没有证据表明指责不起作用。
针对美国指责中国窃取知识产权和强制技术转让,崔大使表示,美方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商业交易是你的愿望。中国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没有法律法规强制外国企业转让技术。如果企业认为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了侵犯,应该向中方提供切实的证据,诉诸中国法律。中国愿意提供帮助。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当面批评是不可行的。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各国政府都有责任确保本国人民能够从科技进步中受益。我们应该应对这一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世界各国政府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一个国家实现技术霸权,而是我们应该如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让所有经济体、所有人受益,让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国一直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法制建设,我们正在取得很大进步。如果有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中方愿意就具体案例进行讨论。无论和哪个国家,中国都愿意依法处理。我们也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始于一份301的报告。“301”报告指的是美国贸易法1974第301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可以利用该条规定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国进行调查。基于301条款的调查简称“301调查”。美方通过301调查采取限制对华贸易措施,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根据美国301调查报告,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跨部门小组估计,中国的四项做法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至少500亿美元的损失。
真相是什么?
美国301调查报告称,“中国指示中国公司系统性地投资和收购美国公司及其资产,或者为这些投资并购提供便利,使中国公司获得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在中国政府产业规划认为重要的行业实现大规模技术转移。”
简单来说,美方认为中国投资收购美国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的目的是掌握其技术所有权,然后转让回中国加以利用和使用,而这不是公司行为,而是中国的政府行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这种指责荒谬可笑,是阴谋论。美国对外资并购和高科技出口有严格的审查:
“美国对外资并购有国家安全审查。你买的美国公司只要涉及到一些国家安全,特别是高科技和军事相关的技术,往往都是不成功的。第二,中国收购美国公司不像买了东西带回来。这家公司仍然在美国经营,被收购的美国公司仍然是一家美国公司,一切行为受美国法律管辖。就算它想转让技术,想转让就能转让吗?真正的高科技在美国国家和政府都有相应的规定。中美谈了这么多年高科技产品出口,美国什么都不卖。我买下你们公司后,技术可以自由转让吗?这不是开玩笑吗?!"
美国对高科技投资的抨击源于双边竞争的压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亿美元,其中对美投资仅占6.5%,金额为78亿美元。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引导和规范下,我国对外投资更加理性,房地产、体育、娱乐等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有效遏制,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对外投资更加突出。美国的投资主要是并购,投资主体从国有企业变成了民营企业。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室主任颜东表示,中国投资美国寻求技术是正常的发展需求,而美国指责中国高科技投资,并不突出,正是因为这是未来双边竞争的主要产业:
“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更多的是利用美国具有优势的产业,如制造业、金融业、租赁业、商业和服务业、信息技术等。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是寻求技术的。寻求技术的投资是中国投资美国的重要动机,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正常选择,当然也是其他国家投资美国的重要动机。301报道提到了中国的发展规划。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设计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蓝图,并不一定表明是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美国这次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中国实施了新的战略竞争计划。”
与美国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相比,国家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表示,种种结果表明,美国正在对工业投资设置更加严格的壁垒,尤其是在高科技和高科技领域。美国已经从贸易保护主义扩展到投资保护主义:
“事实上,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加大了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并购限制。不久前,川普政府刚刚否认了博通对高通的收购。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案例,因为新加坡芯片制造商博通可以给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的产业链带来巨大影响。所以特朗普政府认为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产生影响,拒绝了。”
媒体分析认为,特朗普以不同寻常的速度拦截,是担心并购会削弱美国在下一代移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面对中国的收购,美国甚至戴上有色眼镜,用“放大镜”来审视,尤其是在信息产业,几乎不给中国企业收购的机会。不仅阿里、腾讯、华为、中兴等大公司在美国投资屡屡受阻,就连中国人收购一家美国三线芯片公司的企图也在上个月被否决。对于类似现象的再次出现,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遗憾”:
“我们遗憾地看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正常商业投资和并购活动因所谓的‘国家安全’再次受阻。我们不反对有关国家对外国投资进行正常的安全审查,但对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国投资设置“玻璃门”和“弹簧门”的倾向感到担忧,希望有关国家能够采取实际行动,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开放、可预期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