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处理自动化

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随着物流的发展和进步,物流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和发展。在物流设备领域,许多新设备不断涌现,如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AGV、集装箱等。,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反过来,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物流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物流装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物流设备的定义和类型。

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任何物流活动都是不可能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处理都需要相应的物流设备。所谓物流设备,是指各种物流活动所必需的成套建筑物和用具,以及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车站、计算机、通讯设备等。参与组织物质循环。物流设备的功能和类型是根据各种物流活动逐步形成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根据设备的独特功能,可分为运输设备、仓储设备、装卸设备、流通加工设备、包装设备、信息处理设备等。

②设备根据其在物流活动中的相当地位,可分为固定设备和可移动设备。铁路、公路等固定设备;桥梁和隧道、车站、港口、仓库和其他建筑物等可移动设备,如火车、汽车、轮船、移动装卸设备等。

③按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服务范围,可分为企业(生产)物流设备和社会(供销)物流设备。企业物流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属于企业自有设备,如运输车辆、铁路专用线、装卸机械、包装机械、仓储建筑等。社会物流设备服务于社会物流,属于公共设备,如交通线路、桥梁隧道、车站、港口等。

2.中国物流装备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物流装备发展迅速,各类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加,技术性能日趋现代化,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先进的物流装备系统不断涌现,我国已具备发展大型装卸设备和自动化物流系统的能力。总的来说,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设备整体数量快速增加。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物流设备的总量迅速增加,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配送设备、包装设备、搬运设备(如叉车、起重机)和物流信息设备等。

②物流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以前我们的物流设备基本都是人工或者半机械化,工作效率低。但近年来,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③物流设备生产、销售、消费体系基本形成。以前往往有物流设备需求,但很难找到相应的生产企业,或者由于销售体系不完善,需求不足,导致物流设备生产不可持续。目前,物流设备生产、销售、消费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有一批专业的物流设备制造商、公司和消费者,使得物流设备在生产、销售和消费体系中逐步完善和发展。

④物流设备已经应用于物流的各个环节。目前,无论是在生产企业的生产储存,流通过程中的运输配送,包装加工,物流中心的搬运装卸,物流设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⑤专业化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随着物流各环节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新型物流设备和新技术物流设备不断涌现。这些设备大多是专门为某个物流环节、某个专门商品、某个专门客户的物流作业提供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3.我国物流装备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先进的物流装备得到应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新世纪新的物流任务的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入太少。长期以来,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少,发展慢。虽然近年来建设了一些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低端应用较多,50-60年代建造的仓库仍在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高端仓储货架系统较少,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现代化仓库更是少之又少。

(2)我国还处于物流装备发展的初级阶段,既缺乏行业标准,也缺乏行业组织,导致物流装备标准不一,衔接配套不畅。

③物流设备供应商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发展不规范。

④物流企业只关注单个设备的质量和选型,没有考虑如何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

⑤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把价格作为选择物流设备的首要因素,而忽略了对内部质量安全指标的考察。

⑥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设备的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系统规划设计盲目,造成使用不便或资源浪费。

⑦物流设备管理尚未广泛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长期闲置。

二、中国物流装备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作为其物质基础的物流设备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大规模高速

大型化是指设备的容量、规模和产能不断增加。规模化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基本手段。一是弥补了自身速度难以提高的缺陷,逐渐规模化,包括海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油轮最大载重量为56.3万吨,集装箱船最大载重量为6790TEU。铁路货运中出现了装载765,438+06,000吨矿石的列车,载重5吨以上的货车也有了发展。管道运输的大型化体现在大口径管道的建设上,目前最大口径为1220mm,大型运输方式基本满足基础物流需求大、持续、稳定的特点。二是大型航空货机。正在研制的货机一次最多可运载300吨,30个40英尺(65,438+02.2米)标准箱,比目前货机的运输能力(包括载重能力和集装箱能力)提高50% ~ 65,438+000%。

高速是指设备的运行速度、运行速度、识别速度、运算速度大大加快。提高运输速度一直是各种运输方式努力的方向,主要体现在突破“恒速”的极限。正在开发的高速铁路有三种:一种是传统高速铁路,来自日本和法国的技术最具商业价值,目前运营的高速列车最高商业速度达到了270-275km/h;另一种是摆式列车,以200-250 km/h的商用速度为代表的瑞典;第三个是磁悬浮铁路,目前处于商业试验阶段,在日本达到了1998的速度。德国和法国的高速货运列车在高速铁路上的最高速度已经达到了200 km/h,随着各种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经济的发展,普通铁路终将被高速铁路所取代。在公路运输中,高速公路一般指高速公路。目前,各国都在努力建设高速公路网,作为公路运输的骨架。在航空运输中,高速是指超音速,客运的超音速已经被协和式飞机实现了。在货物运输方面,双速(亚音速和超音速)民用飞机正在研制中。无论如何,超音速将是民用货机的发展方向。在水上运输中,水翼艇的速度已经达到70 km/h,气垫船的速度最高,飞翼的速度可以达到170km/h/h,在管道运输中,高速体现在高压上,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最大工作压力达到8.2MPa。

2、实用轻便。

由于仓储物流设备是在一般场合使用,工作不是很繁重,所以要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和操作,具有耐用、无故障、经济性好、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环保等特点。这种设备批量大,用途广。从综合效益考虑,可以降低外观高度,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也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3.专业化和普遍化

随着物流的多样化;物流设备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不断更新。物流活动的系统性、一致性、经济性、机动性和快速性要求有的装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的装备向通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物流设备专业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设备专业化,二是物流模式专业化。物流设备专业化是以物流工具为主体的物流对象的专业化,如客货混装。

客货分开运输时,有飞机、轮船、汽车和专用车辆等专用于运送客货的设备和设施。运输专业化的典型模式是海运,全世界几乎都放弃客运,主要从事货运。管道运输是为运输特殊物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

通用化主要表现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国外开发的公路铁路两用车辆和机车可以直接实现公路铁路运输方式的转变。公路运输用大型集装箱拖车可运载海运、空运、铁路运输用各种尺寸的集装箱,以及正在研究中的客货两用飞机、水空两用飞机、客运管道运输。通用运输工具为物流系统供应链保持高效率提供了基本保障。通用设备还可以实现物流作业的快速转换,大大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4.自动化和智能化

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技术、液压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机械传动和控制系统,实现物流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用于大型高效起重机的新一代电气控制装置将发展成为全自动数字控制系统,这将使起重机更加灵活,并提高单机的综合自动化水平。自动化仓库中取送货车、智能AHV和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开发和应用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此外,将卫星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等诸多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物流车辆管理技术也在逐步得到应用。

5、完整而系统

只有组成物流系统的设备齐全匹配,物流系统才能最有效最经济。在物流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将各种物流设备通过计算机集成为一个集成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室的控制和与物流系统的协调,形成不同型号的最佳匹配和组合,相互补充,发挥最佳效用。因此,完整系统的物流设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将重点发展工厂生产和搬运自动化系统、货物分拨和配送系统、集装箱装卸系统、货物自动分拣和搬运系统。

6.“绿化”。

“绿色”就是要符合环保的要求,这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与牵引动力、制造和辅助材料的发展有关,二是与使用有关。为了牵引的发展,必须提高牵引功率,并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和新动力。对于使用因素,包括每个物流的维护,合理调度,正确使用等等。

三,促进我国物流装备发展的对策

借鉴国外物流装备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主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快我国物流装备的发展。

1.加快物流装备标准化。物流设备的标准化对提高物流运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种设备的相互连接匹配和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从而缩短物流作业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在总生产成本中的比重。

2.加大物流设备投资,注重多元化投资。调查研究物流设备的实际应用,注重高科技物流设备的发展,自觉淘汰效率差、安全性能低的落后物流设备,配置先进的物流机械和设施,如运输系统的新型机车、车辆、大型汽车和特种车辆,仓储系统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和高层货架,装卸系统的起重机、叉车、集装箱装卸设备和自动分拣监控设备等。

3.规范物流设备供应商的经营行为,鼓励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设计能力,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设备。

4.引导物流企业不仅要关注设备的价格,还要关注设备的质量、安全性能以及设备对整个系统的作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物流设备,使整个系统效益最佳。

5.提高物流企业和各级政府在物流发展中对物流装备的认识,以便对物流装备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可以综合考虑,避免不便和资源浪费。

6.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各级政府,都应该把物流设备管理纳入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设备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应重视物流设备的管理和研究,提高物流设备的使用效率,尽量减少物流设备的闲置时间。同时,要重视对物流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和维护,减缓设备磨损速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