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在退休时不需要档案

退休时不需要档案的人有:

1. 民营企业工作者,没有在国企单位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只需要以社保缴费年限作为退休条件,在办理退休时根本不需要档案进行辅助。

2.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和也不是特殊工种工作人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社保的人。

3. 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特殊工种认定的城乡居民参保人。

一、办理退休时,需要提供档案的有:

1,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等;

2,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这部分人主要包括曾经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后来辞职离职在企业工作或自谋职业的人员;

3,具有特殊工种工作年限的人员,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等等。

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如果提供了个人的人事档案,那么社保部门就会通过人事档案确定以下信息:

1、出生时间

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出生时间是参考人事档案和身份证上的确定的,如果人事档案和身份证上的时间不一致时,会以人事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然后就会以这个时间为标准,计算咱们的法定退休时间。

2、在岗职位

对于男性来说,一般法定的退休年龄都是60岁,所以不通过人事档案的确认,都能确定大部分男性的退休年龄,但对于女性来说,认定在岗职位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女性是普通的职工身份,那么退休年龄就是50岁,如果女性的职位是干部身份,那么退休年龄就是55岁了,两者相差了5年的退休时间,差距不可谓不大。

3、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参保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可以认定,那么提供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就比较大了,因为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就是通过人事档案确定的,如果没有人事档案,那么,咱们的视同缴费年限就无法认定,退休后的养老金都会受到影响。

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算退休工资的方法:用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养老金之和相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华人民***和国档案法》

第二十八条

档案馆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不断完善利用规则,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便利。单位和个人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档案馆不按规定开放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档案主管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档案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利用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

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

(一)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各地区要严格按《通知》规定的企业职工退休、退职审批权限,规范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要建立审批工作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

(二)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三)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统一由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非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一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