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明的10金句中哪一句最霸气?
中国给我的,你们公司永远不会给我。
65438到0997,马伟明去了一家外企做技术合作。马伟明在电机整流系统上的深厚造诣,赢得了公司的超规格礼遇。公司老板试图以70万美元的年薪邀请他跳槽。马伟明问:我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归公司所有。我的价值如何体现?公司老板回答:我可以付你足够的工资。马伟明回答:按照中国的说法,我只是你们公司的打工仔。你给我的,中国暂时给不了我。但是中国给我的,你们公司永远给不了我。"
你不懂,我可以教你!我什么都不收,免费教你!
上世纪末,中国制造的军舰电机是从某国某著名公司进口的。然而,该公司提供的第一个发电机系统在试运行期间出现了重大故障。马伟明在事故鉴定中与公司首席专家激烈辩论,令对手无法招架。面对外国首席专家的烦恼,他们直视对方,一字一句地喊道:“先生,我们在讨论科学。你不懂,我可以教你!”对方顿时惊呆了,马伟明随后厉声道:“再来一句:一分钱不收,我免费教你!”
有人说我不想当官是因为我想出名,想立功,想得奖,想当模范。这都是废话。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只是因为我想。
2010,数十名中央和军队媒体的记者前来采访马伟明,终于把他拉出了实验室。他看了看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拒绝当官,宁愿没日没夜地搞科研。为什么?”他回答说:“有人说我不想做官,因为我想出名,想立功,想得奖,想当模范。这都是废话。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我得了什么奖,也不知道我出版了什么报纸。问我为什么,一句话,就因为我想。”这句话是他对类似问题的“标准答案”。马伟明曾和父亲对峙:“你别跟我说你给谁打工!”!我做的所有事情,没有一级组织或者领导坚持我,命令我去做,只是因为我想做,只是因为我愿意做!"
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国家选我当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
2008年,马伟明去北京出差,海军机关领导逼着他去海军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1.76米的马伟明,体重只有51.5公斤,10项生命健康指标中有7项不合格。有人计算过,马伟明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正常人的2.5倍。按照他现在的科研任务,10年也挤不出一个休息日。马伟明的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的郑教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并不担心你在学术上超过我。我只担心你的身体能撑多久?”马伟明的回答是:“如果不能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我们的院士在国家有什么用?”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国家选我当最年轻的院士有什么意义!"
国防建设急需,必须要冒很大风险!不然国家要我们院士做什么?
一项尖端技术是21世纪以来世界海军强国近年来争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代表未来新型主战舰艇的标志性核心技术。当时马伟明团队自筹资金自主研发了这个项目。有人劝马伟明:“一个世界科技强国,投入巨资搞了十几年都没完工的项目。你疯了才硬攻?”搞砸了,可能就毁了!"马伟明的回答是:"我也知道风险大,但是科研要冒风险,国防建设急需,冒大风险也得干!“不然国家要我们院士干什么?”经过5年夜以继日的持续研究,2008年成功研制出小型样机,随后又做出了1: 1单元设备样机,突破了所有关键技术,实现了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当7位院士、8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鉴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抚摸着样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能做到的,中国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没有电力推进技术,噪音大不利于隐蔽。马伟明提出的想法是,研制一种可以同时产生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发电机,让交流电满足船的动力需求,直流电驱动螺旋桨降低噪音。但我得到的是否定的声音:“全世界都没做到。”“西方发达国家都认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面对质疑,马伟明说:“落后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外国可以在中国做,甚至做得更好!”经过10年的攻关,他和他的团队终于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交流/DC发电机系统,中国核潜艇真正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
请给我任务!
刚刚服役的某潜艇动力系统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正常训练。设计师断定是厂家的工艺问题,而厂家认为问题是设计本身。部队的官兵们很匆忙。得知消息的马伟明连夜飞到北京,直奔海军首长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有人说马伟明是傻子,抢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经过数百次模拟海试,马伟明团队终于摸清了故障机理,蛰伏了3个多月的潜艇终于再次起航。
培养人才就看你这一年有没有用尽所有可能的方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赵志华调到马伟明团队后,马伟明为他投入了10多万元。然而,三年了,赵志华没有拿出一个课题,一个成果,一篇论文。有些人开始认为这个年轻人可能做不到。第四年,赵志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立刻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现在,赵志华已经成长为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研究方向的首席专家。马伟明说:“培养人才,我不急于看到一时的成败。我想看看你今年有没有用尽所有可能的方法。只要你努力了,哪怕结果是失败,我还是会给你高分,用你的努力给你立一个岗。”
没有简化复杂问题的能力,工程师和技术员将一事无成。
马伟明认为:“学习和科研是有内在规律的。任何事情,只要抓住法律,就相当于牵着牛的鼻子走。”高等数学,无论是微分还是积分,多元函数还是微分方程,马伟明都抽象为两个字:极限;电,无论强弱,被马伟明抽象为:正方向;自动控制理论,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都可以用“反馈”来概括...他一再警告学生,“没有简化和提炼复杂问题的能力,工程技术人员将一事无成。”
领先就是领先美国!
在2017年5月30日的央视焦点访谈中,马伟明院士说:有了这两项技术,是我们团队第一个世界领先的项目。领导就是(领导)美国,美国也在走这条路线。这是下一代核潜艇(技术),现在已经在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