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与吴三春的相关作品

“高鹗与吴三春”传说是发生在浙南汉族民间的一个爱情故事,它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据县文史委主任黄介绍,在文史委五年图书出版计划中,高集、吴三春计划于2010年出版。三年前,文史委员会开始收集不同版本的传说,目前已收到近20个不同艺术形式的版本。

“高鹗与吴三春”的传奇故事,最早以山歌、温州鼓词、温州花鼓、唱龙舟等形式在浙南民间广为传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吸引了艺术家们的注意。1955年春,上海激动越剧团将故事改编成越剧《魂断桃花岭》,在中国大剧院首演一个月。同年冬,剧本经过修改,由杭州越剧团在杭州新中国剧院演出。1956,原温州师范学校教师陈伟俊根据高鹗、吴三春的歌词,将故事改编成张辉的小说《瓯江怨》(又名高鹗、吴三春)。同年,剧作家林和郑伯庸将高鹗和吴三春的传奇故事再次改编成越剧《桃花岭》,在杭州演出,该剧在杭州演出,同年,该剧在杭州演出195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到温州了解高鹗和吴三春的传奇故事, 称之为“一个不逊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并积极计划将其拍成电影(但后来因与剧作家何琼伟在拍摄体裁上的分歧而未能付诸实施)。 后来,著名电影演员赵丹、黄宗英还带着作曲家黄准到温州修改书籍,准备拍摄电影歌舞剧《高集与吴三春》。当时“文革”爆发,也告吹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个爱情故事被改编成了瓯剧电视剧《高鹗与吴三春》,新古装剧《百鸟图》。公元21世纪,温州瓯剧团编剧张烈写了折子戏《桃花岭》,是原著《高鹗与吴三春》的结尾部分。两人都是桃花岭双殉,苍南瓯剧演员蔡小秋饰演吴三春。这部剧在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播出,好评如潮。

在很多传奇文本中,所传唱的故事结局并不一致,有的以悲剧警示世人,有的以喜剧愉悦人心。但是大多数早期的歌本都以快乐的喜剧结尾。有些漫画歌本的结尾是高集和吴三春在高中生儿育女,有些结尾是高集被温州知府收为养子,幸福地嫁给了吴三春。悲剧歌本旨在强调高鹗与吴三春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大多以吴三春在轿子里割伤自己,高鹗疯狂跳入汹涌的瓯江而告终。

在龙泉地区,高鹗和吴三春的传说大多以喜剧结尾。近年来,龙泉文化部门还以舞蹈的形式演出了《高集与吴三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根据原著故事,本土作家叶放将高集、吴三春改编成16集抗日电视剧,目前正在寻找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