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进驻中国的国外种子集团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谢谢你

种子是农业的基础,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如何提高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成为当务之急。未来品种和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高,持续开发和推广优良品种是国内企业赢得市场和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法宝。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种子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25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550亿元左右。专家预计,随着种子商品化率的提高,未来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900亿元。在5438+10月份举办的第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上,企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备受关注。内蒙古大民种业的大民3307、山东登海种业的登海605、北京德农种业的德单5号、河南省农科院种业公司的秋乐151等新品种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大民3307是大民种业通过独特的二分组(RT)循环育种方法和环境测试技术育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它具有米质好、脱水快、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割等优点,推广后很受农民欢迎。目前,大民牌种子在当地农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省农科院种子公司依托河南省农科院及其强大的科研优势,自主研发了“秋乐151”、“单君22”、“豫玉25”等20多个玉米品种。2011,河南省农科院种子公司支付巨资独家买断“郑丹2098”和“郑丹538”两个玉米品种,其子公司河南金娃娃种业独家买断玉米新品种“郑黄糯2号”的开发权。郑黄糯2号是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是淀粉加工和订单农业的首选品种。该品种继承了“郑丹958”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种子企业在艰难前行的同时,也欢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意见》,明确中央财政将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并在兼并重组方面给予税收优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说,中国通过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大企业进入种业市场,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批布局合理的大中型种子企业,并在一定时期内成长为能够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现代种子企业。目前全国十大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只有13%。相比之下,国际十大种子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占37%。中国种业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在中国培育出国际领先的种子公司。近期,中国种子集团的动作被业界所期待。中国种子集团联合全国52家一流科研院所、农业院校、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发起成立“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生物技术研究等重点领域的联合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发有机结合,努力提高育种能力和产业转化能力。目前,中国种子集团已在主要农作物生态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了种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紧密结合。在全国范围内,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育种模式已在各地初具规模。辽宁省农科院与东亚种业集团的联盟,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合肥丰乐种业合作共建的“国风杂交水稻研发中心”都采用了这种模式。相关合作方以协议形式确定了价格补偿标准及后续收益分配,还探索了企业买断知识产权模式、特殊许可使用模式、合作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