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摘要:2008年以来,中国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设定贷款限额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必然会对以信贷业务为主的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挑战为机遇,冷静应对从紧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影响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F062文献识别码:ADOI:10.3969/j . ISSN . 1672-0407+02 . 06 . 004。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6-007-02收件日期:2012-03-28。

一、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近年来,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和防止通货膨胀,我国宏观调控逐步升级,货币政策从“稳健”到“适度从紧”,再到2008年的“从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近年来最高点,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规模也将收缩,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为了避免盈利能力下降,增强竞争力,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调整业务和收入结构,积极面对从紧货币政策带来的考验和挑战。

表1和表2显示,我国自2008年以来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说明我国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将大大降低市场上货币的流动性,货币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这必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产生复杂的影响。

二,中国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

央行提出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基于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从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外贸顺差在增加,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仍然会带来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此外,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国际金融资本将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外汇资金的流入将增加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这需要通过从紧的货币政策加以控制。从国内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胀迹象强烈。

第三,从紧货币政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改善贷款资源的稀缺性。

由于历次加息中存款利率通常保持不变,因此加息对存款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有限;贷款重定价速度快于存款,使得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先于存款成本的上升,因此提高存贷款利率将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而且央行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到“收紧”的转变,会增加贷款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整体的贷款议价能力。

2.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信贷规模的不断压缩可以迫使商业银行重新审视信贷业务。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推进这些领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带来机遇。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将为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个人消费以及服务业等相关领域的信贷增长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负面影响

1.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限制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操作空间,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央行实施的持续紧缩政策冻结了大量资金,货币供给曲线持续左移,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银行可贷资金将继续萎缩,信贷规模将减弱,尤其是零售贷款增长将明显放缓。

2.加息进一步升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代偿风险和资本充足率压力。

2011 6月27日,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总额约为10.71万亿元,其中平台贷款8.4万亿元。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已经启动项目,逐步进入投资和资金的高峰期。在监管部门加大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力度的背景下,“烂尾”项目风险加大,银行代偿风险加大。此外,随着国家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二次调控”的深入,以及国家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该领域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加大。

四、中国商业银行应对从紧货币政策。

(一)转变经营方式,优化业务结构

1.商业银行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逐渐难以为继,现实要求事务所必须探索综合经营之路。

2.大力发展新兴中间业务,拓宽收入来源。一是强化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机遇发展与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境外投资相关的金融产品,大力拓展零售业务特别是中高端零售业务市场。二是紧密衔接对公对私、总行和境内外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推动承销等投行业务发展。三是加快专业理财规划师和投资银行的建设,通过薪酬制度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培养和引进相关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快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

(二)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率。

商业银行应适应贷款收紧的形势,将有限的贷款资源投向节能环保产业、农业、公共事业、发展潜力大、信誉度高、符合国家政策的业务。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对资金压力大、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好的,在信用可靠性上给予高水平中小企业资金支持。

(三)拓展国际业务,实施“走出去”战略。

1.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并购外资银行,增加海外业务收入,优化利润结构,分散经营风险。

2.积极配合走出去企业发展国际业务,提高金融产品附加值。

综上所述,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在顺应信贷调控要求的同时,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不断压缩新增贷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开发自身强势产品,找准市场定位,必将化挑战为机遇,从容应对从紧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