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涵相关报道

孙晓涵教授建议,南京应重点布局大功率光子晶体LED产业链。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的又一重大进步。在昨天举行的南京科技界春节招待会上,东南大学专家建议,南京应重点布局大功率光子晶体LED产业链,将南京打造成节能减排示范城市。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绿色GDP的追求,核心是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半导体LED光源是节能减排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能够抢占LED产业的制高点,无疑将为南京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昨天的春节酒会上,南京光通信与光电子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教授孙晓涵就“南京可以规划和重点布局大功率光子晶体LED产业链”给出了专家建议。她认为,目前照明、液晶面板、投影、舞台照明等领域能耗极高,急需高亮度、大功率的半导体光源。近年来,南京的专家在光子晶体LED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同时利用半导体芯片直接控制温度,大大降低了光源的发热量。一系列技术瓶颈的突破,让南京在打造LED产业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因此,孙晓涵教授建议南京有计划、有重点地布局大功率光子晶体LED产业链,尽快建设重点基地,快速吸收、消化、掌握所有设计和生产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填补全国大功率光子晶体LED芯片产业的空白。采用LED技术的灯没有钨丝、灯管等发光器件,只有一个特殊的芯片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LED作为一种全新的照明技术,因其节能环保、寿命长、启动快等特点而受到普遍青睐。目前,在南京,LED灯已率先应用于模型路隧道,比目前普遍使用的高压钠路灯节电50%以上。有人算了一笔账。南京有654.38+0.6万多盏高压钠灯。如果每盏路灯每小时消耗0.5千瓦时,全市路灯照明用电量约为3.2亿千瓦时。如果全部更换LED路灯,至少可节电654.38+0.6亿千瓦时,节煤5000多万吨。虽然LED灯有这样的好处,但是推广并不理想,南京只有少数道路使用了这种新光源。原因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导致价格高。不过从昨天专家的发言来看,我们南京的专家已经攻克了相关技术。“我们已经完成了InP多量子阱光子芯片的研制,目前在光子晶体LED和LED封装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孙晓涵教授说,“接下来,我们希望与相关科研生产企业合作,在南京建立新的大功率LED研究中心,为在南京形成节能减排光源产业链奠定基础。”专家信心满满地表示,只要我们自己掌握了LED的核心技术,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到时候自然会在普通市民中推广使用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