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行业迎来融资热潮了吗?

165438+10月30日,长城控股集团威视能源宣布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建材新材料基金领投,A轮领投方SDIC继续加大投资,并让capital energy跟投。此外,势能已同步启动B+轮融资进程,IPO筹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是资本市场的热点。据氢云链统计,截至9月,今年完成的氢能源企业融资事件已超过24起(不含上市公司募资项目),融资金额已超过34亿元。在这24起融资事件中,燃料电池环节仍是主流,制氢投资方兴未艾。这24家企业平均融资额超过1亿元,氢能企业估值和融资额同步上升,企业融资挤兑进入“亿元时代”。随着长期市场前景的确定,氢能行业在资本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与纯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能量更高,加氢时间和驾驶舒适性与燃油汽车相当。资本繁荣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业界普遍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二是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有利于氢能产业的政策,同时展现了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燃料电池汽车产销2000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3倍。国联证券预测,未来十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经历两个发展阶段:2020-2025年为发展初期,氢能源汽车市场以政策驱动为主,重点发展中重卡;2025-2030年,随着基础设施普及、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行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预计到2030年年销售规模将达到65438+万辆。

“氢燃料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资本市场热情很高。然而,该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是一场马拉松,拥有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在后续发展中生存。”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成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的实现商业化,企业在融资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合作空间的投资人。以本次势能B轮融资为例,领投方中国建材新材料基金由中国建材集团发起,国家部委母基金。中国建材集团经营场景丰富,碳减排需求强烈。威威能源表示,本次融资将在产业链拓展、生态系统建设、新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为威威能源赋能,吸引更多战略资源和合作机会。同时,将结合本轮融资的契机,优化股东结构,促进各方在新材料、氢能推广应用领域的深入合作。从今年氢燃料电池领域的融资事件来看,顺华新能源系统、昆华科技、东方氢能源也选择了战略投资者。

目前,氢能物流重卡已经成为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的主要场景之一。公开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氢燃料电池重卡协议采购订单数量超过1万辆。使用寿命方面,燃料电池一般使用寿命超过5000h,有的甚至达到10000h,远高于锂电池的3000h,长期使用成本低于纯电动卡车。然而,氢燃料电池重卡的购买成本仍然很高。目前一辆氢燃料电池重卡价格普遍达到百万元以上。同时加氢的使用成本也比较高。

威视能源副总裁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氢燃料电池行业来说,当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运营成本将远低于锂电池,接近燃油车。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重卡与燃油车、锂电池车相比,将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优势。“从事氢燃料电池产品研发的企业正在助力氢能源重卡的落地。无端能源提前在京津冀布局了北京新发地农批物流和天津氢能汽车绿色物流运输示范项目,示范车辆计划超过1000辆。目前,具有势能的100千瓦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装备雄安新区百车氢能重卡。”谢表示,势能燃料电池系统也将推出与某品牌的乘用车,并会有商业车辆和航运业务的布局。

天风证券认为,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与2012的锂电池行业非常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术符合产业化条件,企业加快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启动,资本市场投融资热情持续高涨。与日本、美国类似,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增幅较大,处于产业上升阶段,万亿美元产业大幕已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