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国力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_国力新动力的“登陆战”

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很多人说是电池。但韩世兴给出的答案是:地方保护主义。淄博国力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力新动力”)董事长韩世兴。让韩世兴沮丧的是,虽然公司已经解决了世界性难题,但这项“国家利益相关”的技术依然离不开淄博。

40万公里安全运行淄博试验。

“现在中国的电动车和全世界的电动车一样,都处于发展的瓶颈期。这个瓶颈就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困扰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有三大问题,即其安全性、经济性和使用方便性。”韩世兴说。

近日,从事公交车电源研发的国力新电源宣布,他们的非对称大功率电容电池解决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经济性和便捷性问题,拥有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

国力新电源的实力来自于在淄博做的测试。

今年年初,淄博开通了一条新能源公交线路,136路公交车,目的是为了监测国利新电源在实际使用中电池的各种数据。

8月22日,在淄博136路公交总站,记者看到几辆公交车在充电桩前快速充电,期间不断有电动公交车进出终点站。

淄博国力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136路公交车投放了20辆电容电池的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更换了原有的燃气公交车。公交车15分钟一趟,一天50趟。每次运行40公里,每次往返需要15到20分钟的时间来补充电量。每辆车每天连续跑200公里。

截至8月22日,136号纯电动公交车已安全行驶441161km 202天。

国家标准提前三年实现

韩世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锂电池的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核心材料都在美国和日本,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制于人。国利新电源研发的电池是在镍氢电池的基础上研发的,同时充分利用了超级电容的特性,不仅可以快速充电,还可以储存更多的电量,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电源。

截至目前,国力新电源已申请电容电池技术和设备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非对称大功率电容电池发明专利已获授权。

“目前达到了哪些指标?首先取决于电池的比能量。我们电池的动态比能量(单位重量或体积的能量)为200 WHr/kg,已经远远超过国家计划到2015。”韩世兴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电池比能量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千克以上,成本降低到2元/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或10年。到2020年,比能量达到300 WHr/kg以上,成本降低到1.5元/WHr以下。

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王子东教授表示,非对称大功率电容电池技术原创,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基本达到了《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定的2012-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目标。

“锂电池的安全问题,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解决,包括美国和日本。国利研发的各类电容电池在中国北车研究院国家863电动汽车专用动力电池检测中心进行了挤压、针刺等多方面测试。结果显示,电池不会燃烧或爆炸。”韩世兴说。

在经济性上,电容电池具有锂电池价格近一半的优势,使用寿命长,三年后电池回收价格不低于销售价格的20%。

淄博根据纯电动公交车采用电容电池的技术特点,创造性地对新能源公交车采用“慢充快充”的直充模式:夜间慢充,白天间歇快充为辅。

“这种模式不需要投入巨资建设大规模充换电站,只需要在公交车的起点建设小规模的充电场所。建设成本很低,运营成本大大降低。”韩世兴介绍,电池电量充足,适应斜坡、泥泞等各种路况,充电也比较快。充电10分钟可跑40公里,充电时不需要专门的充电设备,可以用DC充电器充电。

韩世兴的压力

“我们急需产业化和推广,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占领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市场。”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韩世兴坦言“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很难留住科研人员。“国外已经盯上了这项技术。现在东西有了,在国内还没有推广。如果他们一天不用,那将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淄博计划到2065年,438+05年,全市2000多辆公交车全部换成纯电动公交车。“到今年年底,淄博将有50辆纯电动公交车,明年张店区有500辆公交车很可能更换。”

面对中国50万辆左右的庞大客车市场,韩世兴雄心勃勃。今年以来,他一直在与国内电动车运营商洽谈合作,并与安徽的安凯、江苏的长龙等电动车厂商进行沟通。非对称大功率电容电池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我们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非对称大功率电容电池成为国内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主要产品,抢占全国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力新电源已经开始尝试走向市场化运作,拥有20000平方米的厂房和三条生产线,300多台套国内先进的电池生产和R&D仪器设备,具备年产50万只单体电池的生产能力。淄博在淄博高新区预留了500亩土地,用于建设非对称大功率电容器电池生产基地。

据初步测算,到2014年,非对称大功率电容器电池产量将达到100万只以上,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年利税6亿元以上,净利润4亿元以上。

“市场潜力巨大,但地方保护主义是新能源电池发展的最大障碍。”韩世兴说,“有的地方没有新能源车,却不让你推广,找合作;再比如,国家在新能源方面有战略,但一些地方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行动和市场意识。最简单的就是晚上电池需要充电,但是车站的工作人员晚上要睡觉。谁来协调?纯电动公交车本来一公里就够了,但是司机没经过培训,经常猛踩油门。一公里两度的电是不够的。”

说到底,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必须由国家主导,或者政府引导,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制度,统一行动。据韩世兴介绍,在他自己的建议下,淄博成立了由惠利新电全资的独立纯电动公交运营公司,由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担任总经理。“嗯,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