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机,减少对实体基础设施的依赖,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商业运作,因此可以有效克服农业产业化中的不利因素,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农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及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和农民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使农业生产行为智能化、快捷化。

第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电子商务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配置资源,供应链上的所有组织几乎可以第一时间从互联网上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减少中间商环节,缩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距离,降低买卖双方的搜索成本。

第三,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业电子商务使农业企业突破碎片化的市场结构,摆脱区域市场的限制,进入跨区域甚至跨国的网上销售,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大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易双方的选择性。

第四,实现农产品流通规模化。在农业电子商务中利用网上交易平台,可以规模化、组织化少量个体农产品交易。农民将农产品委托给配送中心,统一组织销售。交易的一方是农民团体,另一方是企业。双方地位平等,各自利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五、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便利。农业电子商务将使农民的教育培训更快捷、更方便、更有针对性,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快速传播,深化农业产业化。

“淘宝村”的兴起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自2009年以来,淘宝村在中国的发展如雨后春笋。根据阿里巴巴的调查,到2013年底,中国共有20个淘宝村,共覆盖约15000家网店。淘宝村正在经历由点及面的飞跃,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农村经济浪潮。为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发展,笔者建议:一是加大力度改善农村交通、物流、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二是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宽松的税收政策是鼓励相关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第三,鼓励以淘宝村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农村电商模式,鼓励推广先进模式,引导农民网商走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道路,避免恶性竞争;第四,坚持农民在淘宝村和农村电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政府采取因势利导,有为而治,不干预不强,提供良好服务和支持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