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文化的社会氛围应该包括什么?
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必须重视知识产权文化对创新发展的推动和保障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文化,使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行动。创新文化和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全新课题。
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引导。今天,突破传统文化中的相对僵化和保守,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再造中国创新文化的辉煌,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植根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同时增强知识产权文化意识,把知识产权文化发展战略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背景。随着知识产权在全球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也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200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正式提出“知识产权促进发展与繁荣,建立知识产权文化”的理念,并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列为其战略目标之一。从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践来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一直是知识产权发展的基础工程,是齐头并进甚至是先行的。通过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和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认同,在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和更广泛的经济领域强化了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各项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土壤。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知识产权文化包含广泛的内容,如法律制度、国际规则、政策体系、发展战略、价值标准、观念意识、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外部环境等。根据知识产权活动的具体实践,不同领域或层次的知识产权工作不断衍生出更深、更细的文化内涵。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之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为了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应重点建设创新文化、竞争文化、诚信文化、法律文化、和谐文化和管理文化。通过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适应市场竞争和维护经济秩序的良好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知识产权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体现,其核心是创新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要经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和困难。创新战略要有大的转变,需要在思想观念、认知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制度模式上有大的突破和提升。知识产权文化作为环境因素影响或制约创新过程,作为渗透于创新主体的潜在因素影响创新者的行为和表达。要把知识产权文化列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体制机制、文化环境、价值观等方面下大力气做扎实工作。同时,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要融入全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文化创新的整体实践。
创新引发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建设知识产权文化,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知识产权文化,必须坚持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氛围、保护创新成果。一切阻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破除,一切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在中国大地上,将形成百家争鸣、千帆竞相发展、马奔腾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