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构成材料初探

品牌是“看不见的”

品牌是指个人、集体和国家所代表的个性、价值观和文化,是一个人被他人所熟知和理解的标签。人们通常认为购买物品时关注品牌是明智的,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昂贵物品。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品牌响亮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收获丰厚的利益。因此,品牌被企业视为做生意的法宝。今天的“品牌”已经不再局限于商业范围,其内涵已经大大扩展,从个人到国家。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国际社会中,“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

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一个在商圈混了几十年的大商人会告诉你:“隐形”品牌。比如,永远不会有苹果促销员在大街上为顾客吆喝,永远不会有频繁的推销节目在电视上介绍苹果的业绩。真正的品牌从来都不是来自外部华丽的宣传,而是融入到细致的服务和客户之间在使用效果上的口碑传播。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在美国商业街的形象大片。昼夜连续播出,真的让全世界的人都领略到了孔子的智慧和奥运健儿的英姿。但是,这些会被世界人民定格为中国人的形象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只有中国人在美国的大街上随地吐痰,只有中国人在有序的游行队伍中推推搡搡地插队...用中文写的警示牌特别说明,这是中国人在世界眼中的形象。无视文明,无视秩序规则,成了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烙印”。而这绝对不是几部所谓的中国大片可以改变的。

毕竟上面说的只是生活中的一点点,固定为一个形象可能还不够。那么,当全世界的人都从新闻中得知2岁的小躺在大街上无人搭手,婴儿奶粉中毒却长期畅销,会对中国有什么全新的认识?是良知的消失,是人性的缺失。这个时候,你再看那些形象大片,除了觉得自己软弱甚至有点讽刺,还有什么呢?

这是政府一直在努力打造的中国品牌吗?!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行为,通过语言传播。与其致力于大片的制作和宣传,不如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国民思想道德的培养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上。英国的绅士体现在待人接物的举止上,美国的自由渗透在他们开放的舆论和环境中。我相信,这些对世界的认识,绝不是通过英美大规模的政府宣传或媒体报道,而是各国人民通过具体的小事获得的真实感受。哪怕你从来没有真正和他们打过交道,那么,透过任何细节,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耶鲁大学招生宣传片,那种学生是学校主人的气息,是多么令人向往!另一方面,北大的宣传片让人想问:一个无视学生存在的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而当这样的“精英”执政时,他会把人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吗?那么,这个国家对人性的尊重什么时候才能默默绽放?

中国国家形象和品牌的塑造任重道远。作为政府,更应该重视国民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再说华丽的包装也是杯水车薪。同时,作为公民,每一个“我”都应该承担一份责任。最起码你自己的言行代表了国家形象。

品牌是“看不见”的。这绝不是宣传的产物。让我们向世界展示我们对文明的尊重,对秩序的遵守,对人性的关怀。让这种真正美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应有的品牌。

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