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产品创新无止境,缺乏自律制约发展。

事实上,中国现代陶瓷工业发展的30年,就是生产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的30年。从丝网印刷到滚筒印刷,再到喷墨印刷和干磨;从耐磨砖、彩釉砖到抛光砖、仿古砖,再到微晶石、陶瓷板、薄板、薄砖,中国一代又一代陶瓷建设者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创新精神推动着行业向前发展。

陶瓷产品创新无止境,缺乏自律制约发展。

本期《桃城大讲堂》尹博士第六讲,博士将以“新产品与创新”为题,详细介绍中国瓷砖产品创新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新技术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和推动,解读中国瓷砖产品创新的未来方向,同时也指出中国陶瓷产品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行业企业的产品创新指明方向。

瓷砖创新的概念

瓷砖,耐用,防污,易清洗;同时,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瓷砖兼具功能和装饰价值,被赋予了实用和装饰的双重特性,使瓷砖成为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其新产品和创新当然会涉及与这些性能特性相关的方方面面:

风格创新

风格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瓷砖本身的色彩、花式、装饰的设计创新,这也使得瓷砖有时会有自己的流行色。比如户外、公共场合流行的过饱和色、大图案的重色,家装工程中素色、花卉图案的指导地位。十几年前,欧神诺陶瓷和凯尔波罗陶瓷都提出了“陶瓷时尚”的概念;另一方面,瓷砖有时候更多的是时尚材料的特性,而不是时尚本身的特性,所以后期的“切割”也是瓷砖风格创新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瓷砖的切割、组合、搭配、镶嵌是瓷砖风格创新的一个永恒主题。瓷砖风格的创新往往直接体现在特定表面釉色的流行上,如水晶砖、抛光水晶砖、木纹砖、大理石砖、微晶石等。陶瓷时尚和瓷砖艺术(艺术装饰效果图)是风格创新的重要方向。

功能创新

坚固耐用、抗污染、易清洗是瓷砖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瓷砖的广泛应用,瓷砖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宽。如:公共卫生场所使用的抗菌陶瓷、抗衡离子瓷砖;隧道和涵洞用透水砖;化工车间等场所使用的耐酸碱瓷砖;特殊场合用的荧光、反光、夜光瓷砖;特殊装饰用透光瓷砖;建筑节能用保温隔热瓦;机舱和加油站用防静电瓷砖。

质量创新

传统瓷砖是钾、铝、硅三元体系。为了寻找新的品质或新的性能,各种新型瓷砖不断出现。比如前几年蒙娜丽莎陶瓷开发镁基砖开发低锆含量超白砖,台湾省瓷砖企业开发白云石(钙镁基)砖降低瓷砖烧成温度。再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通过改变釉料的材质,可以开发出超耐磨釉料和特效釉料。干釉是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特种釉。增加瓷砖的一些功能,往往会成为瓷砖的一些新卖点。

环保创新

环保创新是现代社会永恒的主题。瓷砖的环保创新主要是指瓷砖生产工艺的环保功能,废渣的节能减排处理。如金球奖陶瓷利用稀土尾矿生产瓷砖,乐华陶瓷等为城市环保生产的透水砖,欧神诺、宏宇、蒙娜丽莎陶瓷等多家陶瓷企业利用抛光砖废渣作为轻质保温外墙砖和吸音隔音砖。这些产品不仅处理废渣,还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

瓷砖产品创新几乎伴随着生产技术创新,如:近几年流行的喷墨打印,即将到来的喷墨施釉,各种类型的干法施釉,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干磨技术的不断研究,国外广泛使用但国内少见的连续球磨,低温快速烧成技术。

瓷砖新产品和新技术

瓷砖行业有很多新产品的成功案例。甚至一个新产品拯救了一个陶瓷企业,或者帮助一个陶瓷企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中水晶釉、金花米色、木纹砖、普拉提、洞石等令人印象深刻。

瓷砖仿生产品

现在瓷砖的仿生产品主要有仿石材(石材装饰效果图)、仿木纹、仿布纹、仿皮纹、仿壁纸等。其中,仿石制品的品种和总量最多,董鹏洞穴石和简一大理石制品很有代表性。随着全抛釉技术和喷墨打印技术的普及,大理石瓷砖几乎成为瓷砖产品的一大类。随着微晶技术、抛光砖布技术、全抛光、半抛光、软抛光技术和喷墨技术的进步,佳俊陶瓷、欧神诺陶瓷等仿玉石产品丰富了仿石材瓷砖。仿石瓷砖(或大理石瓷砖)一直被称为瓷砖产品的最大品类,不仅拓宽了瓷砖产品的市场消费,也将高档仿石瓷砖产品的触角伸向了石材领域。现在一些陶瓷企业已经积极参加国内和国际石材展。

木纹砖是瓷砖仿生产品的第二类,对楼兰陶瓷、金意陶陶瓷、凯尔波罗陶瓷、茂隆陶瓷等都有较大影响。与大理石瓷砖类似,这些木纹砖产品也开始进入木地板行业,进而拓展瓷砖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在国际国内的瓷砖展会上,你可以看到仿古船木,甚至有特效的腐木瓷砖,这是对真正的古船木和腐木不能作为装饰的很好补充。

在仿布砖的产品中,贵族陶瓷的地毯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简一陶瓷的羊皮砖,欧神诺陶瓷的皮纹砖,凯尔波罗陶瓷都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瓷砖的仿生将是瓷砖装饰风格创新的一大主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仿石的发展。

喷墨打印:

颠覆瓷砖装修技术

喷墨打印是西班牙Kerajet公司与美国Ferro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成功的喷墨打印技术和设备,最初完全封锁了中国大陆市场。喷墨打印技术在中国瓷砖行业开始普及和广泛应用应该是2011年。截至目前,估计我国瓷砖行业已配备1300-1500喷墨打印设备并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行业内外涌现出了一批喷墨印刷机设备供应商,如希望、美佳、新景泰等。行业外有泰威、财神、陶晶等。中国市场除了国外喷墨打印机供应商Kerajet,还有EFI-Cretaprint和Siti-B&;t、Durst、Tecnoferrari、system、Sacmi等。,但是国产喷墨打印机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虽然国内油墨的研发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据估计目前的市场份额只有10-20%,其中明朝科技、陶氏科技、辉龙科技、梅里斯、康力泰等色釉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仍然是Torrecid、Esmalglass-Itacc和Ferro。但是,仍然可以预测,在最近的两三年内,喷墨打印设备和油墨将全部实现国产化。

随着喷墨打印生产技术的突破,其生产成本也在不断突破,最终使得喷墨打印作为瓷砖生产的主要装饰技术不仅是革命性的,而且是颠覆性的。因为喷墨打印技术的普及,不仅传统色釉的消耗大大降低,而且从操作管理、技术调试等方面都更加简单直接,模仿甚至复制也更加简单直接,势必对整个瓷砖的生产技术、管理乃至营销产生深远的影响。预计未来喷墨打印将占中国瓷砖釉料线的60%,预计中国喷墨打印机总数将发展到3000台左右。

围绕喷墨打印的各种装饰技术

无论是今年9月的意大利Cersaie展,还是今年5月的广州陶瓷工业展,还是去年的意大利Tecnargilla展,都说明围绕喷墨打印的各种装饰技术正在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这方面的退色热点包括:美高推出的喷墨渗透釉技术,今年Cer-saie展,美高展出了3米多的喷墨渗透陶瓷片;今年上半年,诺贝尔陶瓷的喷墨渗色产品也通过了新产品鉴定,美高也在与几家喷墨印刷机制造商合作推广这项新技术。

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喷釉产品呼之欲出。本届Cersaie展会可以看到沉釉、金属釉、糖果釉、透明釉、贵金属釉等喷墨打印产品。这些技术主要由Torrecid、Esmalglass-Itaca、Ferro和Colorobbia等公司引入。估计一两年后,随着喷墨机喷头的进一步完善,这些技术很快就会得到广泛应用。用喷墨打印技术完全取代各种上光技术的努力正在进行,甚至喷干粉的技术也在开发中。预计喷墨印刷技术将逐渐成为瓷砖装饰印刷和上釉的主要技术。

微型网站:

推动微晶玻璃技术的进步

微晶石,严格来说应该叫陶瓷微晶玻璃复合砖(或板材),是我国陶瓷行业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陶瓷砖,现在有一次烧成和二次烧成的产品。产品无论一次烧成还是二次烧成,都会大量使用微晶熔块,比全釉的产品更加晶莹剔透。至于微晶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似乎没有多少机构和研究人员关心这个数据。但总的来说,微晶产品比全釉面产品耐磨。

其实差不多十年前,微晶产品就火过两次。但是随着喷墨技术的进步,微晶产品和薄微晶产品一次烧制完成。近年来,微晶产品大幅增加。国内估计有近百条微晶生产线,微晶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越来越平民化。国外也出现过类似的所谓“干粒抛”产品,貌似和中国的微晶产品差不多。

陶器板

陶板(或泥板)是一种挤压成型的大型板材。陶板大面积干挂有特殊的装饰效果。早期中国的这类产品基本都是进口的。近年来,随着高瑞、李新家、华泰等地陶板生产制造的成功,大批陶企开始在2010吸引陶板项目,直至20112,全国各地(福建,2012)。2011年,万里瓷业完成万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韩国上市,漳州陶瓷板及陶瓷太阳能生产基地(万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个基地里的陶瓷板生产线叫做“7+1”,也就是7条陶瓷板+1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

2011清华大学百年新清华学校建筑群全部采用砖红色华泰TOB陶瓷面板作为建筑立面。2013广州第一高楼外立面应用新型嘉利士釉面陶瓷面板,不仅应用效果良好,而且影响巨大。有意思的是,全国最大的瓷砖产销基地佛山却没有陶瓷板项目,估计与周边缺乏相应的原材料有关。但似乎走出国门的佛山陶瓷企业,至今没有投资陶瓷板项目。陶瓷板市场本身就小,基本上是高端市场。今年由于新政府对会馆、会所(会所装修效果图)建设的限制,陶瓷板的销售受到很大影响,几乎一半的陶瓷板生产线没有开工。

薄砖和薄板材

在节能减排和瓷砖薄型化理念的推动下,瓷砖薄型化趋势成为方向,但相关产品标准、规范和能耗定额指标不配套,市场消费观念不到位。陶瓷薄板最早由意大利System公司开发,厚度为3mm,蒙娜丽莎陶瓷是国内最早的生产厂家,厚度约为5.5 mm,近年来国内多家陶瓷企业开始了瓷砖减薄的研发,其中凯尔波波、金意陶、董鹏、楼兰、新中源、汇亚等陶瓷企业开发了厚度为600×900(mm)或600× 6544,厚度为5.5 mm

在2012和2013年意大利Cersaie展会中,大型陶瓷板材是亮点之一,尤其是今年的展会,装饰种类繁多,最大的达到了1.8×4(m)。同时也有厚度较厚的大型瓷板(厚度8 ~ 10 mm)(长度>;3米),很明显瓷盘的制造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估计是通过挤压。国内摩德纳机械也在今年5月的广州陶瓷工业展上展出了类似的挤出生产瓷片的技术和产品。随着干燥烧成技术的成熟和成品率的提高,挤压生产的大型瓷薄板(6mm以下)或厚板(8 ~ 10 mm)将很快在国内出现。

干磨

干磨技术的研发至少有20年的历史,曾经是最原始的瓷砖生产技术。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干磨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呼之欲出。近年来,意大利MS公司和LB公司的干磨技术由于设备投入巨大,在国内没有具体应用,据说在巴西也获得了一些市场份额。

目前,从事该领域研发的山东易科科技和佛山容州二厂均已进入工业试验阶段。在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对干粉制粉进行了多年的研发,整个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国产干磨技术和设备将在瓷砖制造企业落地,这将是节能减排在瓷砖制造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应用。

关于新产品和创新的两点思考

独创性和保护

由于整个社会过于强调个性,中国瓷砖行业的技术和设计与其他行业大同小异,明显不够原创,比山寨多了。几乎每年都有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外展会回来的技术设计师表示耳目一新,对国外的展会、产品、设计、技术赞不绝口。

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自律,中国瓷砖行业模仿、抄袭现象十分猖獗。在九月份的陶博会议期间,我主持了一个关于设计创新的论坛。当我问淄博一位行业设计师“如何看待淄博瓷砖的山寨问题”时,这位设计师很直接的回答“淄博瓷砖很多是山寨,佛山陶瓷是山寨意大利西班牙瓷砖,淄博瓷砖是山寨佛山陶瓷”。

如果这三个问题解决不好,原创精神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行业自律精神不够,中国瓷砖产量将超过6543.8+000亿平方米,仍然没有机会成为世界瓷砖中心。

新产品成功和过渡更新

因为依靠一两个新产品来推动陶瓷企业成长或者让一个陶瓷企业起死回生的案例很多,以新产品取胜已经成为行业的学问。但由于模仿和山寨,我国瓷砖新产品寿命短,需要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虽然很多知名陶瓷企业提出“永远不怕模仿,永远不会被超越”,但这其实并不是豪迈的口号,而是一种被迫的自我鼓励。这种新产品的过渡和更新,直接造成了设计、花屏、胶片、模具、布系等耗材的大量浪费,严重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的成本,最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来源:桃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