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冠肺炎疫苗正在等待临床数据发布。专家表示,供应缺口将达到两年以上。

最近,关于疫苗在新冠肺炎的发展和应用的新闻频繁出现。特别是Banteco和辉瑞公司联合研发的mRNA疫苗有效率达到90%,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有效率达到70%,引发了海外资本市场的变化。那么,为什么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国产新冠肺炎疫苗还没有发布呢?

中国企业新冠肺炎疫苗研发严谨

原上海市疾控中心疫苗专家陶丽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没有发布,但也发布了一些紧急情况。如国药集团董事长表示,已在近百万人身上使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仅有少数轻微症状。

陶丽娜说:“由于疫苗临床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中国的新冠肺炎疫苗可能会通过论文等形式发表,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新冠肺炎疫苗在国外的有效性信息是由R&D企业向媒体发布的,而不是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不够严谨。新冠肺炎疫苗在中国研发进展公布的较晚,也说明我们对此比较谨慎,尤其是新冠肺炎疫苗在中国的三期临床试验都在国外,不可控因素很多。”

前不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疫苗的同行评议论文,认为中国科兴生物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可在4周内快速诱导免疫反应,适合在疫情期间使用。文章称,为了确定中国新冠肺炎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能否保护人们免受感染,大规模后期试验即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尤为重要,未来应研究抗体反应的持续时间。

目前,中国有四种新冠肺炎疫苗正在全球十多个国家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包括国药集团的两种灭活疫苗、科兴的一种灭活疫苗和康希诺与陈伟院士共同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部分疫苗已经量产,土耳其等国已经开始协商预约。国内如四川省已开始采购国产新冠肺炎疫苗,进口科兴新冠肺炎疫苗价格为200元/支。

陶丽娜认为,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冠肺炎疫苗受试者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国产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下一步就等着一鸣惊人的时刻了。

推动我国疫苗的发展和升级。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约为325亿美元,在所有治疗领域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为3.6%。全球疫苗市场已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2019年,葛兰素史克(GSK)、默克、辉瑞和赛诺菲的疫苗业务分别实现营收84.865438亿美元、79.67亿美元、67.65438亿美元和65.04亿美元,占全球疫苗市场的90%以上。

与全球疫苗市场的高度集中不同,我国疫苗行业进入市场只有20多年,因此疫苗市场格局相对分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300多个国产疫苗批文,疫苗企业有50多家。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疫苗企业,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兰州设有生物制品研究所,掌握了一半以上的疫苗批文。

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产品陆续上市,R&D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厦门万泰沧海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沃森生物13二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长春百可鼻喷流感疫苗相继获批上市,挑战了国际疫苗企业的垄断地位。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东方财富生物疫苗板块55家上市公司中,46家公司2019年R&D费用同比增长,38家公司2020年半年报同比增长。

华夏幸福研究院医药研究员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疫苗临床试验明显增多,但就像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关系一样,国内很多疫苗都是模仿西方产品研发的,只有等少数疫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疫苗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一方面,疫苗产品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创新疫苗从概念到上市的全过程一般需要8年到12年。另一方面,大规模产业化存在一些困难,疫苗行业要求高质量控制,需要控制整个生产过程,这对于处于发展期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在技术和规模上都有一定难度。

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打破了这一障碍,各省市今年积极启动疫苗研发基地项目。例如,今年5月,瑞科生物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泰州医药园区合作,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组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7月,宁波保税区艾米荣安病毒疫苗产业化基地奠基,这也是浙江省首个新冠肺炎疫苗生产基地项目。

据世卫组织统计,截至6月5438+10月65438+5月,全球新冠肺炎候选疫苗超过190种,其中中国有22种,排名第二,仅落后美国36种,中国各类疫苗研发已处于世界第一方阵。

新冠肺炎疫苗供应短缺已经超过两年。

不仅中国疫苗产业走上了世界舞台,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生物医药企业更高的估值和资本支持。深证金钟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疫苗板块是当前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而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日益明朗,投资者也在从预期的未来市场前景来看人才优势、R&D团队的经验水平以及股东实力的变化。

龚涛说:“比如康希诺的R&D团队来自赛诺菲巴斯德、阿斯利康、辉瑞等世界级巨头,公司目前在13个疾病领域拥有16个创新疫苗产品,主要技术合作伙伴是中国军事科学院,所以在R&D团队和行业经验方面是业内最好的。其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已进入三期临床,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可能成为公司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龚涛认为,就新冠疫苗研发流程而言,中国疫苗研发能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国疫苗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仍较弱。面对全球四大疫苗寡头的围剿,国内疫苗企业deus ex必须依靠技术和质量赢得口碑;第二,需要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中国新冠肺炎的疫苗研发速度不弱于国外,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的接近尾声,其市场需求日益明朗。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泓表示,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新冠肺炎疫情将继续扩散为“常驻病毒”,如果不到60%的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将很难阻止病毒的传播。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主管罗国庆表示,年内可能上市的所有疫苗总剂量不超过6543.8+0亿剂,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新冠肺炎疫苗市场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仍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这将对国内相应疫苗研究企业和供应商的业绩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蒋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来看,疫苗概念股的投资价值来自于未来新冠肺炎疫苗市场的潜在需求。长期来看,新冠肺炎疫苗将使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走向世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品牌和市场的作用下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